[车师傅 行业] 从最初为飞艇服务开始,百年来采埃孚总是一次次神奇地踩中历史的节拍,最终在变速箱领域“封神”。世界“三大变速箱巨头之一”的皇冠现如今依然耀眼,但前路却充满了未知的变数。正当其他零部件厂商上下一心探索未来时,采埃孚却又在一场权力斗争中完成了一次“蝶变”。它曾经是历史的宠儿,今天它却又在努力地摆脱对历史的依赖……
栏目介绍:《从零说起》是一档讲述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年故事,并剖析其转型之路的栏目。解构国际主流零部件企业百年历程、致敬风云人物,探寻数字化时代下各企业的未来所在。首期,将选择博世、大陆、电装、麦格纳、采埃孚共5个知名零部件企业作为典型案例。
60秒快速阅读:
1、曾经为齐柏林飞艇公司生产变速器,现如今采埃孚已经成为了传动和底盘技术的主要国际供应商之一。
2、采埃孚正向着电动化和智能化加速迈进,2015年起通过一系列投资并购搭建了完善的自动驾驶能力。
3、在无限可能的创新变革中,重大技术加速变革、增长停滞、软件能力等都是转型中的企业可能面临的挑战。
故事还要从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说起。
一个德国的贵族——费迪南德·冯·齐伯林伯爵,传奇地参加了大洋彼岸美国的南北战争,战场上乘坐观测气球的经历为他日后醉心于造飞艇播下了种子。
『齐柏林飞艇』
20世纪初,正值德国汽车时代的黎明之际。一位MAN公司的汽车工程师阿尔弗雷德·索登也被齐柏林“安利”进了他的飞艇公司。1915年,索登与另两位伙伴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Zahnradfabrik GmbH”的公司,以便更好地为齐柏林公司服务。“Zahnradfabrik”德语译为“齿轮工厂”,采埃孚(ZF)也由此诞生。
不过,采埃孚的飞艇配件商生意并没有做多久。因为,当德国外长用颤抖的双手签下凡尔赛条约时,曾作为军事装备的飞艇也迎来了“黄昏”。
“索登”登上历史舞台
1920年代,对德国老百姓来说是一个烧钱比烧火柴更划算的大通胀时代,但却是汽车的“黄金二十年代”。德国人仅用了10年就让汽车工业大大超过了战前的繁荣(一战于1918年结束)。
『1923年德国孩子用钱堆积木』
汽车产业逆势而上是一个难得的机遇。1920年,采埃孚展示了以创始人名字直接命名的首款乘用车变速箱——“索登”变速箱。由此打下了采埃孚在汽车业的第一块基石。
『索登变速箱』
1929年,采埃孚推出了Aphon静音变速箱,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螺旋齿轮,一举解决了汽车噪音问题,并迅速获得了戴姆勒-奔驰等大客户订单。采埃孚也借此一步跨到了领先地位。紧接着,三十年代又成为德国汽车工业的“黄金年代”,采埃孚也搭上了历史的快车。
从“传动”到“转向”
为何三十年代又是汽车的“黄金年代”?其实翻一翻1933年德国发生了什么,就一点也不奇怪。到二战前,德国汽车工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戴姆勒-奔驰、奥迪、大众等车企都到达了一定的规模。
『采埃孚购买美国Ross的专利生产转向系统』
采埃孚在三十年代做了一个极具重要意义的决定,那就是于1932年购买了美国Ross公司的一项专利用于生产转向系统。这一举措是采埃孚由“传动”业务迈进“转向”领域的重要标志。在开始生产的第一年公司就销售了10000套转向系统,从而在新的业务领域站稳了脚跟。
『为“黑豹”坦克开发AK7-200变速箱仅用了6个月』
二战,说到底是一次内燃机的较量,战争推动了科技也淬炼了采埃孚。如果要说采埃孚的成绩,那就是整个二战期间90%以上的德国坦克都用了它的变速箱,包括令盟军闻风丧胆的虎式坦克。
自动变速箱奠定“封神”基础
德国人的顽强精神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在二战后的废墟上他们很快恢复了生机,又用了一个“十几年”,再次超过英、法而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而这一切也与汽车密不可分,1950年代末,德国汽车年产量已逼近200万辆,成为了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
『采埃孚第一家海外公司』
采埃孚也借着“经济起飞”的东风迅速修复了战争创伤,并于1958年在巴西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公司,走上了国际化道路。不过,另一个小插曲就是采埃孚绝大部份股份开始由德国腓德烈斯哈芬市掌管,2017年采埃孚CEO被逼“下野”还与腓德烈斯哈芬市有着紧密关系。
『3HP12的构造图』
其实,真正让采埃孚“封神”的还是自动变速箱技术的突破。1965年,采埃孚推出第一款乘用车自动变速箱3HP12,宝马2000C和标致504陆续开始搭载。
『宝马2000C』
虽然,美国通用早在1940年就推出了自动变速箱。但采埃孚在这项技术上的快速发展,仍为其迈向世界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1977年全新的商用车自动变速箱HP500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
进入底盘技术领域
从70年代到80年代,引起全球汽车业恐慌的莫过于两次“石油危机”。汽车企业焦头烂额,供应商的日子似乎也不太好过。
石油危机改变了全球汽车需求结构,给日本和德国的制造商带来了机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汽车迅速吞噬了美国市场,“砸日本车”在当时的美国盛极一时。
『两个美国人在狂砸日本汽车』
在那个时候,采埃孚通过扩张和并购不断寻求发展机遇。1984年,采埃孚收购了伦福德金属制品公司74.5%的股份,从而进入了底盘组件的全球市场。
如果说当初从“传动”延伸到了“转向”是一个历史性节点的话,那么这次收购行为就是采埃孚成为底盘、传动和转向技术全系列产品供应商的决定性步骤。
『采埃孚Servotronic原理图(注:图文非直接关系)』
80年代采埃孚还取得了一些亮眼的成绩,比如仅1986年就向福特交付了10万台变速箱,在美国市场迈上了新台阶。乘用车电子转向系统ZF-Servotronic被称为“革命性转向系统的核心”。
新时代的辉煌
紧接着,1990年第三次石油危机又爆发了,采埃孚的销售额也遭受了大幅下滑。但90年代的另一个转折是美苏冷战的铁幕落下,东方市场吸引了世界的注意。与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也为采埃孚在亚洲全面发展铺平了道路。
进入90年代后,采埃孚的变速箱技术开始突飞猛进。1990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乘用车五速自动变速箱后,6速、7速变速箱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8速自动变速箱更是成为了经典之作。2011年,世界首款乘用车9速自动变速箱诞生,采埃孚攀上了一个新的顶点,尽管这款变速箱也还有些许不足。
『8速自动变速箱』
到21世纪时,采埃孚的另一个里程碑就是它在2001年收购了曼内斯曼萨克斯公司,加强了传动系统和底盘组件的附加价值链。通过并购萨克斯,采埃孚成为了当时世界排名第十五、德国第三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危机暗藏
采埃孚的变速箱做的实在是太突出了,“三大变速箱厂商之一”的名头也难怪别人总把它当成纯粹的变速箱公司。
但其实,采埃孚已经是全球领先的汽车传动与底盘技术以及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供应商,超过14万名员工,分布在全球40个国家230个子公司。采埃孚的产品包括变速器、传动系统和底盘组件,以及完整的车桥系统和模块,被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建筑和农用机械、铁路运输以及海洋领域。
以2013年为例,这一年采埃孚为车企提供了240万台乘用车自动变速箱、440万套液力变矩器、200万套桥驱动、570万套乘用车离合器、6.1亿件乘用车底盘零部件、370万套乘用车车桥系统和5380万件乘用车减振器。这还不算完,采埃孚还提供了1040万件商用车底盘部件、52万台商用车变速箱、1010万根商用车减振器和11.6万台工程机械及农用机械变速箱。
如此漂亮的成绩,似乎已经有了可以“刀枪入库”、“歌舞升平”甚至“醉生梦死”的资本。然而,就在那个时期,汽车工业悄然地迎来了一个新的拐点——“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新能源、大数据、自动驾驶等等技术纷纷涌现,谷歌、华为、英伟达等一众企业杀将而来,可以说2015年前后整个汽车业都沉浸在“颠覆”、“变革”的聒噪中。“山雨来风满楼”,包括主机厂和供应商都被这股风潮搅得慌了神,虽然后来慢慢发现更大程度上不过是一场“声势”。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传统汽车工业已经逐渐走到末路。
这股“四化”的趋势在近一两年日益彰显,各国纷纷推出燃油车禁售时间表,还将自动驾驶、5G等升级为国家战略。国际主流零部件巨头诸如博世、大陆等陆续开始分拆、重组、并购的战略转型。
所有企业都面临同样的局面,传统的业务做得有多成功,转型的决心就得有多大。于采埃孚而言,过去在变速箱上的名气意味着它对内燃机依赖太重,传统领域的成就莫名地变成了一项负资产,如果不及时调头。
一个转型的灵魂人物
2011年,正值采埃孚CEO更迭之际,但采埃孚一直没有物色好下一任CEO的最佳人员。直到2012年,斯特凡·索默(Stefan Sommer)博士才接过了采埃孚CEO的权杖。索默于2008年加入采埃孚,做过采埃孚萨克斯公司董事,2010年他又被任命为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
『左起第二位为索默博士』
其实,在当时许多零部件企业都开始陆续探索未来。大陆集团从2008年起开始自动驾驶路试,博世2011年开始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德尔福也在2014年和新加坡合作自动驾驶项目。然而,采埃孚似乎还没有什么动作。
但索默对于时局有着清晰的认识,在他看来,零排放、自动驾驶、数字化才是未来的方向,并且自动驾驶的发展比预估的快得多。索默上任一年后,采埃孚推出了自己的“2025”战略,也叫“零愿景”,亦即是零排放、零事故。
『采埃孚VisionZero概念车』
在他带领下,采埃孚开始向着电动化和自动驾驶舍命狂奔,其中以自动驾驶布局最为积极。而采埃孚转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把花钱买”,可以说采埃孚花钱把自己缺的东西悉数买了个遍。
真正标志着采埃孚大转型到来的还要数2015年的那一次并购行为。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1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