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夏季高温时期,汽车在烈日中暴晒是客户在实际使用时常遇到的状态。汽车暴晒后,车内外温度与汽车内外饰颜色是否有关?暴晒后,车内外温度又能有多高?文章主要通过选取不同内外饰颜色的车辆进行实地暴晒试验,研究内外饰颜色对车辆暴晒后车内温度影响。
关键词:汽车;内外饰颜色;暴晒;温度
引言
炎炎夏日来临时,如果没有地下停车场或者车库的情况下,停车后在暴晒的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很多车主都会遇到暴露在烈日中的汽车经过一下午的暴晒,汽车乘员舱内犹如蒸笼,无论是座椅还是方向盘都会热的烫手。本文主要通过选取不同内外饰颜色的车辆进行实地暴晒试验,研究内外饰颜色对车辆暴晒后车内温度影响。
1 试验方案
此次试验地点为安徽合肥,选取夏季高温晴朗天气进行。试验车辆选取3 个车型,总计4 辆样车:分别为白色样车A、黑色样车B、白色样车C、琥珀金色样车C。车辆及试验信息如表1 所示。
各车型内外饰颜色及材质如表2 所示。
于前一天将试验车辆检查并按表2 布置温度传感器后,将样车静置于暴晒地点,车头统一向南,关闭门窗,两辆车间距3 米以上。第二天早晨从8 点开始,连接测量设备,记录全天各温度点温度变化,同时记录环境温度、太阳光照强度等天气参数。
2 试验验证及分析
因天气原因,试验开展了两轮次验证。第一轮试验验证了同车型不同颜色外饰在相同暴晒条件下的差异;第二轮验证了相同外饰颜色不同车型在相同暴晒条件下的差异以及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车内外各布点极限温度。第一轮验证结果如下图1 所示。
此次试验用两辆样车C(一辆白色、一辆琥珀金色)在同一天进行。上午10 点前完成所有确认及设备连接,10 点整开始采集试验数据。从数据分析:从10 点开始,约至10点40 分时出现当天暴晒后车内外温度峰值,在此时间内环境温度在37~40℃变化,光照强度在750~1020W/㎡变化。10点40 分后因天气转阴,试验终止。
通过上述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各测量点温度,白色比琥珀金低3℃左右,说明浅色系在相同的环境下暴晒,车内外温度要优于深色系。这个结果与我们熟知的科普知识一致,最吸热的颜色莫过于黑色,接下来是茶色等浓重的颜色,之后依次排下去分别为红色、黄色、白色、蓝色、绿色等。由于材质和色彩明度的差别,其反光吸热的比率会有所不同,但是大体而言比较接近。阳光可以被浅色车身漆面被反射,这样就使自身的温度比较低。黑色对太阳光的反射不强,太阳光照射时,大部分的热量都被车身吸收,这样就导致车身温度升高。
第二轮验证结果如下图2~图3 所示。
此次试验用三辆样车(一辆白色样车A、一辆黑色样车B、一辆白色样车C)在同一天进行。上午9:30 前完成所有确认及设备连接,9:30 整开始采集试验数据。从数据分析:从9:30开始,至16:30 环境平均温度38.8℃,最高温度46.0℃,光照强度360~1148W/㎡,平均光照强度863.7W/㎡;至下午13:00 左右出现当日暴晒后车内外温度峰值。
白色样车A 和白色样车C 对比:各测量点平均温度,样车A 比样车C 低3℃左右,说明样车A 整体暴晒后车内外温升优于样车C。
各测量点平均温度对比:黑色样车B 比白色样车C 高2℃左右,比白色样车A 高5℃左右。经过7 个小时的暴晒,三台车各测量点平均温度均在40℃以上,其中仪表台温度最高,平均温度约80℃,尾门外把手和左前门外把手温度相对较低,平均温度40~45℃,人体可以触摸。驾驶员进入车内需要触摸的部位如坐垫、靠背和方向盘平均温度都在60~70℃,不及时降温人体会有烫手的感觉,让驾乘人员感觉十分不舒适。因此设计隔热防晒的前挡和内饰,对降低车内暴晒温升,提高空调降温速率,提升整车驾乘舒适性极其重要。
三台样车整体对比:白色样车A 表现最优,白色样车C共有6 个测量点(手制动手柄、正驾坐垫、左前门内扶手、仪表台中间部位、方向盘上、方向盘中)最高温度高于黑色样车B,其余13 个测量点最高温度都低于黑色样车B。三辆样车各测量点暴晒后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如表3 所示,当日光照强度如图4 所示。
人体手对温度的感觉是:40℃有热的感觉,60℃时有烫手的感觉,70℃时就有一触就松否则就有被烫伤的感觉。从数据分析:车内最高温度出现在下午13:00 左右,此时车内坐垫、靠背、换挡手柄、方向盘4 个与驾乘人员紧密接触的部位温度均在70℃左右,白色样车C 性能表现最差。白色样车A 车顶为黑色玻璃,温度较白色样车C 纯白色车顶温度平均高7.6℃。
3 结论
经过试验验证,证实了深色的车身确实比浅色车身更加吸热;虽然是相同颜色的车身,但因前挡、天窗等设计和材料不同,不同车型的车内外温度差异也较大。在夏季高温天气,车辆经过长时间的暴晒,车内很多驾乘人员接触的地方经过暴晒后温度将十分高,驾乘人员应注意通风,以免被高温部分烫伤。
端方勇,陈亮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16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