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代到十代,本田思域内饰进化史,有哪些是你见过的?
一日本田,终生本田,这句话真的只是一句调侃吗?我认为不是,现如今,要说年轻人最中意的品牌,我想除了BBA,应该就是本田了吧。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这个从名字中就透露着满满“科技感”的品牌,不仅体现出对极致的不懈追求,还展现出不断突破且积极进取的那股劲,所契合的正好是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追求,亦或是想要活出自我,活出激情,不负青春的那种信念。The Power of Dreams!梦想的力量,不止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开过本田就会知道。
提到本田那就必须要说到它的“灵魂车型”——思域,一款从初代“活”到十代,从鲜有人知到众人皆知的“神车”。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来盘点一下思域内饰47年以来的进化史。
外观咱们就不说了,相信大家也都看过不少文章和图片了,多少都比较熟悉。外观毕竟是一台车的外表,内饰才是它的内心,或者说是灵魂。对了,说不定还会有几款能勾起你曾经的回忆呢。
▷第一代思域(1972-1979年)
初代思域不仅搭载了极富盛名的CVCC发动机,还拥有不足650kg的车重,不仅性能出色,还同时兼备了超低的油耗。再加上廉价小车的定位,霎时间成为了消费者争相抢购的对象,受制于成本,初代思域的内饰,算不上豪华,但是也基本够用,另外,空间的表现也是十分出色的,完全可以说是当时廉价家用车的标杆存在。
▷第二代思域(1979-1983年)
第二代思域对车内空间进行了优化升级,进一步的强化了优势,让它在同级别中更加无敌,还一举夺下了最佳进口车奖,累计销量达300万台,有了一代思域的铺垫,二代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可以看到,在内饰方面的变化还是较为明显的,一改上款毫无装饰性且毫无亮点的风格,采用了红色为主基调,大肆提升了内饰视觉感受。
▷第三代思域(1983-1987年)
从第三代开始,思域开始“拉皮”,车内空间剧增,不仅体现在乘坐空间,也是体现在了内饰设计上。
与上一款相比,虽说配色回归平淡,但是在设计感上却有了明显的进步,空调出风口不再傻乎乎的排列在中控台上,层次感更加丰富,同时也更耐看。说实话,看惯了现在的内饰设计,再看这种方方正正,略显“原始”的风格,还是别有一番味道的。对了,从这一带开始,思域就有了SI版本,135马力,152牛米,8秒即可破百!这在当年是什么概念啊,真想回到那个年代去体验一下这台“怪兽”。
▷第四代思域(1987-1991年)
VTEC is the best!在这一代SiR版诞生了,所搭载的这台B16A引擎,能输出狂躁的160马力,以及152牛·米的峰值扭矩,匹配5速手波,7.4秒就可破百,极速更是达到了222公里每小时。
OK,激动完了之后,咱们还是回到内饰,相比上款,变化还是有的,例如在整体结构布局上,更趋于模块,也更圆滑,同时也更加精致。逐渐的在向我们印象中的内饰靠拢。
▷第五代思域(1991-1995年)
又是热血沸腾的一代,《头文字D》都看过吧,大名鼎鼎思域EG就在片中有过精彩的表现,这台“前驱王”在上路上的表现用惊艳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但相比之下,内饰的表现就没那么惊艳了,甚至比4代都差了那么点感觉。但是必须要点赞的就是这套白底仪表盘了,配上9千转的底表,激起驾驶的欲望就是这么简单。
▷第六代思域(1995-2000年)
这一代就是大家俗称的“大眼仔”,这一代思域的内饰相比上一代变化主要是集中在了中控,整体感觉更加立体,且质感稍好于上款。
▷第七代思域(2000-2005年)
有人说,七代思域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代,的确,这一代思域确实不怎么出彩,抛弃了双叉臂,使用了麦弗逊,空间有所提升但是对于操控就有影响。不过呢,内饰上的变化真的很大,整个布局全部发生了改变,就连档把都被放置在了中控,就像是在开一台MPV一样。
▷第八代思域(2005-2011年)
八代思域的仪表采用了上下双层的设计,数字显示位于正上方,而下方就是传统的机械仪表。另外,中控台的也朝驾驶座倾斜,不仅在科技感的营造上十分到位,实用性也是能满足的,这样的设计相信在当年,一定是吸引不少人为它疯狂打Call的原因之一。
▷第九代思域(2011-2015年)
依旧是采用了双层中控的设计,只是中控更倾向于驾驶位,与上一代思域的内饰差别并不大,没什么好讲的。但是就车型本身来说,九代思域相较于八代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也是被网友们称为“最渣一代思域”。我想最主要的槽点,应该还是集中在那个1.8L SOHC单顶置凸轮轴引擎,不仅没有改装潜力,原厂的表现也算不上强劲。
▷第十代思域(2015-至今)
“超跑”思域的称号就是十代思域打出来的,它的内饰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全新的设计风格摒弃了曾经上下双层的设计,重回传统回归保守,让视觉感受不再显得杂乱。
看了思域这么多代的内饰演变,那么你觉得哪一代最好看,哪一代又最丑呢?
-END-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5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