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_交通,自行车

经常开车在市区道路行驶,各种路况时常会出现,尤其是在大大小小的路口前,总是有一些等待着驶入主路的机动车,快速驶来的电瓶车、“老头乐”,以及伺机而动准备横穿马路的行人,机动车倒是不用过于惊慌,毕竟它们的行驶轨迹和路线是有迹可循的,而且万一真的出现了剐蹭碰撞等事故,是有明确的路权和责任认定,来判断后续的理赔等手续。

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

但是行人和非机动车就大不相同了,尤其是到了路口,两边的行人都在摩拳擦掌,等待着其它行人汇聚的同时也在等待车流的间隙,好一口气冲过马路。电瓶车、自行车的骑手的想法也大同小异,在车流之中穿插与横跨,虽然方便了它的通行可对道路的通行安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行驶速度不慢的车流和道路中,敢于做出如此危险的行为?

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

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路权冲突其实由来已久,过往机动车尚未在群众生活中普及之时,马路上基本都是以行人、自行车为主体。尽管机动车数量不多,但双方都会按照法规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共存于马路。

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

机动车在路面中间行驶,非机动车自觉在道路右侧慢速通行,而行人则是在最右侧的区域行进;大家各有活动的位置和空间。而当机动车数量开始增长之时,城市管理部门也利用护栏等设施,开辟出非机动车道,便于非机动车的通行以及减低因穿插而对主路上的车流造成影响。

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

而机动车数量进一步上升后,基于道路通行、停车和交通疏导等原因,城市管理者认为道路宽度不足以容纳数量庞大的车流,因此便对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动脑筋。这也就给之后的人车争道埋下了伏笔。

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

当为了机动车行驶而对旁边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度缩减的时候,其实也就在压缩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空间。更有甚者将非机动车和行人放在同一道路范围内各自同行。可是别忘了哪怕是非机动的车辆,也有一定的行驶速度,与行动速度较慢、较脆弱的行人放在同一空间内,行人受到剐蹭等伤害的几率大大增加。而且人行道上障碍物更多,需要躲避其它行人,也降低了非机动车通行的效率。两者叠加之下,也令非机动车向机动车道要空间。

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

作为道路上相对的“弱者”,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其实就是对他们的保护基础,而因城市发展、道路拓宽等需要下,这些保护基础被大量缩窄,令原本可以安然通行的群体,需要直面机动车与之争取路权。并且,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条例对于路面上的弱者,也是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性保障。

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

但是却逐渐演变成,行人与非机动车“敢于”走出路面,因为法律法规会“保障”他们在事故中获得更多的赔偿。毫无疑问,在事故中获得更多的赔偿,是对弱者的其中一种保护。但最有效的保护,不是应该杜绝两者发生事故吗?

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

交警部门的对事故的处理和衡量处罚的态度和逻辑,基于保护弱者的逻辑,或多或少都会向行人、非机动车有所倾斜。当然,作为机动车驾驶者有义务观察并知晓路面的状况,但行人在不合适的时间、位置出现在马路之中,导致后续事故的发生,这个的原因在事故责任判定之前又是否了解清楚?

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

驾驶者不是机器,在某些情景之下难免会出现走神、错判等情况的出现。作为机动车的实际操作者,应该在规定的路段合理合法地行驶、各行其道。按照道路设定的路线和速度依法依规行驶。既保障了其它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同时也是保障自身的安全和权益。

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

行人、非机动车尽管行驶的空间被压缩,但也应该在相对安全的道路一侧通行。毕竟,和金属铁皮相比,他们抵御危险的能力着实要弱上不少。

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严厉执法,才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有效途径

再者,城市管理和规划的部门,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更多地考虑到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路权和安全问题,不能为了提高机动车通行效率而扼杀其它道路参与者的空间。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6461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