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写这两台车,着实费了不少功夫,购买这两台模型时仅仅看重了北京老一代公交车的涂装,追忆小时候没有谢顶的年轻时期。结果阴错阳差的发现,路牌上“1路”和“5路”,比车辆更能代表着北京。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从小也是跟着爹妈挤公交,坐28,运气好的时候能打个面的。这个黄色车身带着红色条纹的公交车,印象中一直陪伴到2005年左右,正赶上奥运会,慢慢的就消失了……..

北京孩子对家乡的怀念和情节,已经仅存于这点点滴滴当中,或许是景色,或许是声音,亦或许是某个东西。就像北京售票员的报站,绝对的北京特色,唏哩呼噜含糊着说着每一站,嘴都不带张的,每个字都不沾舌头,完美的体现了北京人的懒惰,连说话都懒得碰嘴皮子的那份懒惰。问题是,我还偏偏都听得懂…..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先说说这两个模型上的数字,5路青年文明号车型,5路是北京的第一条公交,开通时间那是朗朗阿够……..从东华门开往香山….当然,这是解放以前的事了,那会连我妈都没出生呢,姑且不提了。现在的5路,也历经多次调整,最早的东华门至鼓楼,然后是86年调整为德胜门至前门,现在则为菜户营至北土城。

这台5路挂着标志性的铁牌子—象征着荣誉的青年文明号。翻看历史,多条公交线路获得过三八红旗车组、首都文明号、工人先锋号等,但我实在是没找到模型里这个33118车组………仅仅从车牌来看,那会应该是92式车牌实行以后的事情了。


旁边的那个“大通道”,那就更有名了,城里孩子都知道这车,可惜我是城外郊区的……….北京城大名鼎鼎的“大一路”,时至今日,1路仍然是北京公交最最有名的线路,各种最先进最好看最庞大的车,基本都最先出现在1路上,为啥?贯穿北京城东西,全程几乎都在长安街上行驶,贯穿了石景山区、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司机每天多次往返于天安门前,很多外地朋友梦寐以求想看见的天安门,人家是天天路过…….那感觉也着实有点那啥。

很多北京人开玩笑时常说一句:我快了啊,都到玉泉路了。等会就爬烟囱去了 翻译一下就明白了:玉泉路下一站就是八宝山,调侃自己岁数大了,快去那火化了………..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依照斯柯达706RTO和RT型改装而成的,北京汽修四厂生产的“京华汽车”(那会貌似还不叫这名)。用黄河卡车作为底盘做出了“单发”和“大通道”两种,印象中这车应该是服役最久的北京公交车了,并且首次上路,就是1路。并且此车在83年进行过一次改款。

“大通道”,BK670,长16.8m,座位数43,最大载客数200(我真觉得这怪物能拉不止200人……),前置发动机中轮驱动,铰接。弹簧钢板悬架、十个轮胎、LQ6130的柴油发动机能达到200马力

“单发”,BK652,这货虽然看上去和大通道的外观类似,不过由于是“短轴”,底盘是完全不同的两款车。它是80年代由济南客车制造厂研制的“专业”大客车底盘,目的是为了摆脱当时大型客车依靠进口的窘境。其中最典型的车,就是这台10.5米的公交了。座位依旧可以达到45座左右,最大载客数100人,虽然底盘不一样,但依旧为弹簧钢板悬架,前置后驱,杭发X6130的发动机后期达到了180功率以及686的扭矩,同大通道一样,都是柴油机。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即使在今天,个人也觉得这一款公交车是最漂亮的。也可能是情怀吧,看着总觉得比现在的车顺眼。

侧面也没啥乱七八糟的广告,车里边木质的地板,铁质的杠子,车顶侧边一溜广告:治痔疮,到海淀清河找大铁棍医院的捅主任,随治随走~

车外来看:

立式的雨刷是明显特点,刮擦面积大但是精度不高,经常下雨天乱摆,雨水却一点没掉,瞎折腾……

车顶的天窗是夏天唯一的救星,不过依旧没啥用,我那会上学,个子矮,正好处于大人的胳肢窝位置………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说豆汁儿是北京特有的味道了……….

青年文明号的铁牌子是一定要挂出来的,也绝对是荣誉的象征。我也一直认为那会的公交驾驶员要比现在的公交驾驶员敬业的多的多的多。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作为小比例模型,内部结构也只能透过玻璃观赏了,好在从小经常坐,对车里特有的那种感觉还是比较熟悉的。

棕色的皮座椅软软的,透过阳光,能看出坐垫上显现出被“包了浆”的亮色;靠背的铁扶手上的浅蓝色油漆,早就被磨吐露皮了,不过依旧不会生锈,而且也被盘的亮晶晶的……….经常是下了公交车以后,手上余留着铁皮特有的青涩味道。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车头的大玻璃后边其实是一个蒙着皮子的“大鼓包”,也就是动力总成的位置,从这个角度看车前部很宽敞,实际根本站不了人的……..坐在前边的位置,总能伴随着呛人的柴油味,不过那依旧是我这个孩子最喜欢的地方,一个是能看到前边的路,还一个是可以坐在鼓包上,那会司机也是不会管你的………

冬天时,坐在上边,屁股痒痒的….额…暖暖的…………而且又处于整车的中间位置,并且还向后看。颇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当然,这是理想状态。正好处于前车轴上方,再加上强硬的悬架系统,稍微跑快点就颠个没完,所以除非还珠格格看多了,一般都不会坐在这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发动机启动时的震动是非常大的,而且伴随着车窗的哐啷哐啷声,不过这个声音在起步之后就会消失掉了……….因为司机把发动机关了………那个年代也不知道哪位大哥想的主意,“节油先锋”………造成的结果就是司机把车开起来就熄火,慢慢溜到站台……..

怎么形容呢,吃饱了骑自行车,有劲儿蹬得快,你能跟它飚一下。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气动风扇门,晚上回家时,司机熄火溜到车站,静悄悄的。然后咣达一声,没有阻尼的气动门打开了。黑隆隆的车里,很安静,都在看着窗外。这就是每天晚上能享受到的少有的宁静。

另外,很多人传闻375北京公交灵异事件,很多版本里说的就是这类车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右前侧的悬窗是这代车的标志性之一,方便司机观察右侧,减少盲区。

车轱辘是全黑的,不过在国庆时,经常会有车队在每个轱辘的侧面,画上白色的线条。到现在我也不明白这么做的含义,好像是给自己一个精神力量一样,也或许一些人认为瞄了白边能省油吧……….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车头应该是大部分人最熟悉的了,毕竟那个时代,人等车是很平常的。

在车站,一看到老远有车过来,人群立刻躁动起来,探着头看,努力凭借经验和视力,判断来的车是不是自己要坐的那路。然后找准位置判断司机停车地点,紧接着扒住门确保自己处于抢座的有利位置。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充满了激情。

这也是我为什么现在抢座都抢不过老年人的原因…..人家甚至能判断出哪个人快下车了,佯装走到身旁,等待座位……..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售票处绝对是亮点位置,小学春游时学校租的这车,同学都抢着坐这个位置,说坐这里能管钱,每月能拿两三千呢!说得好像售票处是实现自己伟大理想走向人生巅峰的重要位置一样,多年以后,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实现了自己月入3000梦想………

售票员拿着一个小牌子,牌子上挂满了各种颜色的车票,印象中2000年那会从中关村坐到上地,8毛。售票员手里拿支红蓝铅笔,还必须绑个皮筋,一划拉,一张票就撕下来了。那会看售票员“撕票”的动作,简直太帅了……..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说道票价,不得不回忆一下,其实从小到大很少坐公交,即使到现在,也经常是电驴子闯天下,依旧很少坐公交

小时候记得每站地基本上两毛钱为单位递增,2001年以后吧貌似,变成了一块钱,空调车两块。然后就出了公交卡,打八折,变回了八毛或一块六。再然后就是乘着奥运会的东风了,成人四毛!学生两毛!说是票价回到了七十年代,真是一点都不为过。

当时最有名的线路之一当属345路了,从北二环的德胜门始发,一直坐到昌平北边,单程42公里。票价两毛…………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说道“大通道”,最喜欢待的地方一定是“手风琴”位置了。那会的车还不像现在密封这么严,转盘的铰接处,直接可以看到地面。而且在转盘上居然还设置了几个座位。坐在上面忽忽悠悠的,一转弯就仿佛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世界,长大后我才明白,那叫—–晕车……..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作为当时车之一,自然作为运载主力军,承载了长安街最繁重的运输任务。

随着它的消失,我们这一代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罐里的祖国花朵,也慢慢变成了祖国的绿萝。

而我这个执着于儿时回忆的人,从身边滑走的不止是青春,还有头发………..

老了就是老了,不承认不行啊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车票,两块的,当时可真不便宜了。

现在的我依旧喜欢坐公交车,只需两块钱,就有司机开着上百万的车带我游走于城市,懂得享受。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最后依旧用一个实图收尾。北京,bye。

老百姓的“城市之州”---北京公交模型鉴赏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652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