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曦
诞生于2007年的轿跑SUV,在经历了12年的不愠不火之后,终将在今年迎来一波全面爆发。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三家实力和影响力都举足轻重的中国品牌,不谋而合地推出了代表该品牌最高造车水平的轿跑SUV,似乎预示这一被行业与消费者褒贬不一的车型品类,将在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上,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BMW X6,世界从此多了一种车型
2007年法兰克福车展上,BMW展台出现了一台造型新颖的概念车。该款概念车拥有标准化的SUV身材,但是在腰线以上的部分,却有着类似Coupe一样的线条。相比同时期的其他SUV车型,它显得即与众不同,又十分时尚,这便是BMW X6 ActiveHybrid Concept。
次年,量产版本的BMW X6在底特律车展正式上市。虽然BMW将X6定义为SAC,即Sport Activity Coupe全能轿跑车,但无论是行业内部还是消费者自身,在未来的日子里,都习惯性地将这种车型称之为Coupe SUV,即轿跑SUV,一个全新的SUV细分品类也由此产生。
由于诞生初期BMW X6没有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完全没有竞争对手,BMW集团也借此奠定了在该细分市场的领导地位,并由此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根据MarkLines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市第一年BMW X6全球销量便超过了2万辆,2015年甚至超过3.3万辆,2018年也达到了2.3万辆,年平均销量更是接近2.5万辆。这样的销量对于一款起售价达77万的“小众”车型而言,已经是相当出色了。而BMW X6就这样,在这个毫无竞争的温室环境中,享受了8年之久的幸福生活,直到第一个对手现身。
迟到8年的老对手
2011年,戴姆勒集团前任CEO蔡澈,在一次集团员工大会上,承认奔驰在市场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BMW和奥迪,并在一份告员工书中,发出了挑战两位老对手的号召。
在那份告员工书中,蔡澈指出,“奔驰不应满足于稳坐豪华车市场第二乃至第三的位置,而是应该力求超越同侪、出类拔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奔驰将寻找产品组合与其他方面的空白,及时甄别、开发,予以填补。”这其中,就包括了轿跑SUV项目。
2012年,奔驰MLC项目曝光。2014年,Concept Coupé SUV发布。2015年北美车展,GLE Coupe正式发布。同年上海车展,奔驰公布了GLC Coupe Concept,而此时,它的对手BMW X4早已上市一年之久。
虽然GLE Coupe和GLC Coupe的推出时间落后于竞争对手,却并不妨碍奔驰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分上一杯羹。而两款车型在设计上的雷同,也说明强大的奔驰承认了BMW对轿跑SUV这个品类的定义。
激活市场的马自达CX-4
尽管有着BMW和奔驰的参与,但因为属于豪华品牌,同时售价昂贵,轿跑SUV依然名列小众车型的行列。不过,发现这个细分市场潜力的,并非只有BMW和奔驰。
一向以技术见长,喜欢特立独行,从不跟风的马自达,在2015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了Koeru Concept,并于第二年北京车展上,发布了量产版本车型CX-4。
马自达CX-4的外观,明显有别于BMW X6对轿跑SUV的传统定义。魂动设计语言的应用,让这款产品看上去更像是一台Crossover车型,既具备SUV的高离地间隙,也具备轿车的流畅线条,所以视觉上有着极强的运动感和灵动感。
凭借设计上的另辟蹊径,CX-4上市30多个月以来,虽然没有成为爆款,但中国市场上接近6千辆的平均月销量,对于这家一向以小众精品示人的合资品牌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更最重要的一点是,CX-4的出现,不但为轿跑SUV圈出了更大的一片可能,跳出了BMW X6定义的造型范畴,还成功引起了普通消费者对轿跑SUV的关注。曾经高高在上,只属于豪华品牌的轿跑SUV接了地气,其他厂商也从中得到了信心。
随后的日子里,启辰T90、宝沃BX6、领克02、东风风光ix5,丰田CH-R/奕泽等等纷纷登场,甚至还有某德系品牌,将传统造型的SUV定义为轿跑SUV,一时间好不热闹。
竞争或将全面爆发
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随着汽车消费年轻化趋势的加快,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产品需求的加大,轿跑SUV迎来了最好的窗口期。
2018年末,长安汽车率先在广州车展上,首发亮相了自己旗舰车型CS85。这是一款标准的轿跑SUV,将于今年3月份正式上市。
春节前夕,在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于朋友圈上看似巧合的相互角力中,代表吉利汽车当下最高造车水平,基于CMA基础模块架构打造,代号FY11的轿跑SUV正式曝光。
于此同时,被长城汽车定义为“X物种”,以“新年第一车”身份亮相的哈弗F7x,也即将登上轿跑SUV的大擂台。
如果说BMW X6定义了轿跑SUV细分市场,马自达CX-4激活了轿跑SUV细分市场,那么随着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以及长城汽车,这三家市占率极高,且具有极强影响力的中国企业的加入,轿跑SUV市场真真正正地迎来了一波机会。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这三家品牌的轿跑SUV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和奔驰一样,秉承了BMW X6所定义的造型风格。这似乎也说明了这三家汽车对于这个细分市场的认真程度,并非是打打擦边球,蹭蹭热度,而是切切实实想要带火这个细分市场。
其实除去它们之外,还可以发现,迟到许久的奥迪Q8姗姗而来,保时捷卡宴Coupe已然曝光,兰博基尼Urus已经上市,WEY VV7 GT已经申报,马自达又曝光了一款轿跑SUV……算上那些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以及打着擦边球也要靠上轿跑SUV概念的一些产品,轿跑SUV这个市场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同时竞争也将全面展开。
侃车观点:
轿跑SUV的出现,是市场差异化竞争的必然结果。而轿跑SUV的全面爆发,则是伴随汽车消费年轻化这一趋势,迎合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时尚新需求的一种市场手段。
虽然轿跑SUV这一车型在消费者眼中依然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随着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以及长城汽车的加入,轿跑SUV这一原本小众的细分市场,确实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我们也更加关心,谁能在这波全面竞争中收获胜利,轿跑SUV又能否借势而起成为主流。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11971.html
评论列表(15条)
I always learn something new from The posts, like discovering new facets of a gem. Thanks for the gems!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is subject was enlightening. It’s refreshing to see someone so passionate about their topic.
I find myself lost in The words, much like one would get lost in someone’s eyes. Lead the way, I’m following.
The writing captivated me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o the last. It’s rare to find such engaging content.
Every word you write sparkles with insight, like stars in my night sky. Can’t wait to navigate more skies together.
This post is a testament to The expertise and hard work. Thank you!
Your post was a masterclass in [topic]. The way you broke down the subject matter, providing both depth and clarity, was nothing short of educational excellence. Your blog is an invaluable resource, and I am so grateful for the knowledge you share.
Tackled this hard to understand issue with elegance. I didn’t know we were at a ballet.
The passion for this subject shines through The words. Inspiring!
I’m always excited to see your posts in my feed. Another excellent article!
Incredibly informative post! I learned a lot and look forward to more.
I appreciate the balance and fairness in your writing. Great job!
You tackled a hard to understand issue with elegance and insight. I feel much more informed after reading The post.
Reading this gave me a lot of insights. The expertise really shines through, and I’m grateful for it.
Incredibly informative post! I learned a lot and look forward to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