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非常想在头条号上投放一篇关于高速公路安全驾驶的文章,大家在大众媒体软件上,一定看过关于交通违章警示类的相关视频,亲身经历过看到过无数起高速公路上众多的高速公路上一些人严重的违章、违法驾驶行为。真心希望大家转发,认真读读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出处还是因为就像马云所说的,为什么马云来做支付宝,那是因为银行光服务好了富人,银行工作没有做好,那么只有马云来做了,如果马云不做,还有有张云,李云等等来做。写此文来自于自己的善良,来自于自己的社会责任,来自于做人的本心,来自于对生命的敬畏和敬重!
国内驾校对新驾驶员的高速公路驾驶理论和实践操作经验的教学比较欠缺,尤其缺乏对高速公路驾驶的相关培训。仅仅依靠于新驾驶员实习期满,“老司机”的带教。实施操作起来是困难的,针对高速公路驾驶的危险性和新手首次或不熟悉跑高速,而暴露出来层出不穷的各种事故和事故征候。特整理一些关于高速公路驾驶的一些速成经验,供大家一起讨论和学习。
对于新、老驾龄的驾驶员朋友来说,只要高速公路驾驶,必须要有冷静沉着驾车的好习惯。要心有敬畏,提高警惕,集中精力安全驾驶,高速驾驶不要接打手机,需要接打电话,车上一定要配一个车载蓝牙才安全。一年四季,东西南北中,高速公路驾驶全面考察了一个成熟的驾驶人,应对各种雨、雪、雾、尘、山路滑坡等极端恶劣天气,对驾驶人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不但考验车况,更考验一个人的全面车辆驾驶技术。
作为一个新驾驶员或首次上手一辆新车,必须要先对车辆的各种仪表操作和性能有所了解,以应对路上的各种突发的情况,上车后先熟悉方向、制动、刹车软硬和油门等情况。
白天高速公路驾驶视线良好,尤其不要大意,一定要养成双手握方向盘三、九点钟方向的好习惯。行驶中注意车速,记住一定要车内全员扣紧安全带,防止事故。无数事故证明车辆失控翻滚中车门突开的比例达百分之九十几。车速控制在规定路段的车速内,正常速度不要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左右,曾经看过交警部门的一个安全宣讲片,再好的车,时速超过130公里时对人幸存的概率就非常低了。所以说,安全开车,开车安全要讲规矩,一定要安全驾驶,不要超速。跟车距离要控制好,开车应养成好习惯,注意多看前后后视镜,观察前后、左右车流情况。在车流量不大的情况下,视线好的平直路面跟车距离应在70—100米左右,遇车流量大,或进入弯道、桥梁、下雨等天气时,应加大与前车的跟车距离,保持可控的最佳安全距离。高速公路驾车,不开赌气车,不强后超车,不别车,不妨碍他人驾驶,不占用靠左侧快车道和应急车道,借道超车应及时变回自己车道。超车时先观察选好安全的路段超车,提前打转身灯,或鸣笛、打远近光提醒。不要跟在大货车前后左右行驶,不要跟压在车流里。高架上开过出口或提前下了出口,不要慌,按导航语音还会重新导航上高架,如果没有导航,正常城市道路是两个大右转,又可以回到原来高架的辅路上,从辅道能继续上高架,一定要听导航语音和看指路标牌相结合,多学习掌握中国基本的城市地理方位位置。目前,最常用的导航是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我觉得这两年百度地图做的比高德更好用,当高德地图在目的地为县城或乡村,导航往往会把你往小路和不通的路上导,软件可能有缺陷,它选择的是最快的路线模式。所以你经历了才会发现它的优缺点,慢慢改进 吧。在百度或高德“导航”–“设置”里面请设置“详细播报”,这样当你要到红绿灯路口车道实线前,你记住一定要提前减速(考虑GPS的定位精度),导航会引导你进入正常的车道,不会走错道。
不要超越正在超车的大货车,超越大车时还要注意用余光观察大车左前轮是否向左有超车变道的迹向。雨天超越大车时,尤其注意大车左右会测起大量雨水会阻挡小车视线,在超车前一定要记住把手动雨刮片调到最快档位。防止在超车过程中前方视线模糊不清。雨天高速三个车道的高速,应在中间车道行驶,最左侧由于弯路对向大车容易侧滑冲入对向车道。夜间应选择沥青比较白的路面行驶。注意路面情况,最右侧往往大车比较多,频繁超车不安全。夜间高速车少,可以选择靠左侧的车道行驶,防止右侧车道驾驶遇疲劳或夜间视线不清,右侧大车多,有的大车车尾夜间反光材料年久丢失。夜间开车如遇雨雾天就谨慎超车,减少超车的频率。超车应加大前后距离,不要急打方向。在前方有匝道上、下高速的路段,尤其要注意应提前变道在最左侧或中间车道行驶,防止一些新手从中间刹车或突然变道至中间车道。出高速前应认真听导航,提前在2公里至1公里时变至中间和最右侧车道,防止前方大车或前方有实线影响变道。任何一次变道都应先提前几秒打转身灯,观察两侧后视镜情况,确保安全的情况再变道。遇前方车流积压,或前方路段车道因施工改道,应提前减速,并同时打危险告警灯以提醒后方车辆立即减速,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在遇团雾的路段,前方车辆往往因为车速快和未及时打危险告警灯而发生追尾事故。高速特情处置,应冷静沉着,将车辆停在应急车道内,人员立即离开车辆,至高速公路护栏外等待救援。并在车辆后方150米外放置安全警示三角警示牌。
晚上高速上视野不是特别的好,车速又快对于很多车主来说真的是一个挑战,那么有哪些最基础的驾驶技巧值得推荐!
首先,上高速请开远光灯。高速公路上是没有路灯的,而且车速快,应开远光灯。对前方模糊的路段,应打远近光变换几次,让视力适应。
其次,夜间行车要求视力和耐力和体力要更好,多注意车速,由于晚上开车容易疲劳,人会感受不到车速快的情况。一定要经常关注仪表避免超速。还有就是不要开的太慢,在高速上低于60公里/小时行驶的话也会被处罚。注意车道,尤其是不要占据应急车道行驶,这条道一般在道路的最右方,大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总体来说,夜间在高速行驶要做到胆大心细,要适应灯光,看清车道两侧白色反光标志线,不要盲目驾驶,也不要疲劳驾驶,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其它和白天开车没什么太大区别。对个人视力和驾驶经验的要求比较高。
高速行驶要提前在出车前做好车辆日常保养和全车安全检查工作:
1. 出行前车况检查
高速公路上虽然有服务区,但是汽车行驶途中一旦出现故障导致抛锚甚至威胁道路和人生安全,也是不便处理的。因此,在出行之前需要检查汽车车况,油、水、电、气。长途行驶重点检查的部分包括轮胎质量、紧定情况和气压是否良好,灯光是否正常,油液是否充足,遇秋季多雨时还要看雨刮器、玻璃液等情况。在长途行驶的时候,人下车休息时也要给汽车休息的时间,进入服务区不要立即熄火,尤其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应怠速停驶几分钟再熄火加油休息。对高标准发动机应慎重加92#以下标号汽油,防止发生爆缸等事故。应选择加95#、98#抗爆性好的汽油。
2. 灯光正确使用
天黑之后的车辆应打开大灯和前、后雾灯。关于远光灯的使用,主要是注意要在前方和对面方向没有来车时打开,如果发现对面来车应关闭掉远光灯,会车之后再打开远光灯。
3. 车速控制
夜间高速公路车速不宜过快,一般不要超过100km/h。如果车速快的话,视线不清,处置时间短,既要保护自己视野,也要照顾周围车辆,如果遇到不良天气更是危险。车速快时,遇到有施工或事故等情况时容易下意识选择盲行,不宜于交通安全出行。
4. 远离疲劳驾驶
这点虽然无需多言,现在很多人都能在疲劳驾驶的层面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安全问题,选择适当休息和轮流驾驶,但是依然有不少人会强撑,或者在自以为休息了一会之后就强打精神出行,这些都是不好的。在行驶途中,收听醒神的音乐,补充饮水,适时休息到服务区洗脸都有助于缓解驾驶疲劳。
5. 切勿随意停车
如在高速路上遇到紧急情况要停车,应首先考虑是否能坚持到服务区,如果不行,应在紧急停车带上停好,开启危险告警灯灯光以警示后车,车上人员离开车辆至护栏外侧等候救援。车辆后方150米外放置警示牌以提醒后方来车注意避让。如果短时间无法修整好,要及时通过紧急电话联系拖车牵引,及时想办法安全撤离。
6. 注意高速路标
行驶路上如果导航能提示道路施工等情况最方便,但是没有及时更新道路状况的情况下,应该在路上多观察注意周边路边标志。道路施工以及改道会影响出行质量,高速路上一旦开车过了出口就不能倒车回去,严禁在高速公路上调头或倒车。倒车处罚起来也极严重,高速上倒车是违法的,也是极其危险的违章操作行为。很多时候一旦驾驶员错过出口,就要绕一大圈至下一出口才能重新回到正确道路上。所以,当车快行至高速出口时,应认真听导航,同时注意观察导航和道路前方的高速提示牌,最好提前制定出行计划,安排好驾驶时间和多方案规划导航的路线和预案,能够给出行安全保驾护航,夜间行驶更要保护好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7.保持车辆前后跟车距离。特别是在晚上开车视线不好,所以我们的车距要比白天车辆的车距要更长一些,一般建议是白天的1.5倍,这招在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遇高速上方“一排小鸟”强白光测速拍照时,视线突然受阻,更要提前减速,防止追尾擦碰。
8.在弯道和隧道处,尤其晚上开车应减速慢行,车速控制在80公里以内,雨天行车车速应在80—100公里,暴雨情况应提前到服务区休息,遇暴雨视线不清,车速应控制在40—60公里,开启示宽灯即危险告警灯,遇雾天远光灯会发生严重的散射,雾天开小灯和雾灯的能见度效果会比远光灯更好,在雾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开近光灯。雨天行车应选择中间或靠右边的车道行驶,一侧轮胎突然压水,不要急刹车,抓稳方向盘,防止发生一侧车胎滑现象。避免从深积水路面行驶,防止发生车辆侧滑。
9.严防车辆爆胎事故,遇爆胎应双手握紧方向盘,切记勿急踩刹车,应采取点刹车,勿左右急修正方向,防止发生车辆侧翻。应保持车辆直线状态下的点刹减速,直至将车辆停至最右边的应急车道内。冬天轮胎气压要比标准稍高一点,夏天气温高,轮胎气压要打的比标准稍低一点。
安全工作无小事,没有安全,一切工作都为零。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新时代绿色出行,安全出行,是每一位守法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免责声明:尊重原创,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1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