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一价位不同级别已成常态。对轿车来说,竞争最激烈的就是20万级别。在这个级别上,普通品牌有紧凑+(A+)和中型(B、B+);豪华品牌则有紧凑(A)和中型(B),一共四个细分级别。其中最特殊的就是B+这个级别,代表车型有丰田亚洲龙、别克君越、福特金牛座等……
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与他们售价重叠的车型众多,主销车25万级别,既有普通品牌的B和信仰A+(速腾GLI、思域Si这样的);也有豪华品牌的B(优惠后)。竞争对手多,性价比也都不错,激烈竞争下自然传统的B+级别最先受挤压。
以2月销量为例,合资品牌B级车前15名中,只有一款B+车型——别克君越上榜,当月卖了2592辆,作为对比,普通B级卖得最好的是帕萨特,11509辆;豪华B级卖得最好的是奥迪A4L,10345辆。
为了防止“杠精”说2月有春节不卖车,那我们再来看看1月:依旧只有君越上榜,数字稍微高了点,达到4310辆,相比榜首一票破万甚至到两万左右的车型其实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纠结其他因素已无意义,事实上就是,消费者已经逐渐对B+的概念不认可了。而本篇文章,我们就来探讨B+级别越来越不受消费者认可的原因。
外部原因:豪华品牌下探和A/B级车纷纷加大,B+没有显著的竞争力
对B+级别来说,市场大环境确实不好,上有豪华品牌下探,下有普通品牌不断进取。一上一下,共同挤压了B+的市场份额。不过,从根上说,还是B+产品们自身的问题。
内部原因:B+集体在产品力上开倒车
说是B+产品自身不思进取其实一点不为过,无论是豪华品牌还是普通品牌,都在针对中国市场不断加长、增配、降价。原本定位B+的车型却在产品力上纷纷出现滑坡,加长增配没怎么见,偷工减料倒是不少。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别克君越在换代之前,里里外外的用料称得上顶级,换代之后,用上了模块化平台,动力、操控有进步,但用料的缩水可是看得见的。
再比如,福特金牛座,原本美版的车头造型饱满厚重,车尾富有力量,给人一种强大的气场,非常符合这个级别车型的定位。但引入国内后,强行换用了与蒙迪欧相似的“家族前脸”,二者在外观上基本看不出区别。
在海外,福特金牛座的还有运动版被叫做SHO,外观更加运动、凶狠,动力自然也不遑多让,一台最大功率365马力的3.5L V6涡轮增压发动机,限于税费,国产后自然无望,但长安福特彼时给出了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2.7T V6,这思路是对的。作为B+,除了尺寸,自然要拿出些特色来的,而V6,也常常伴随着高档二字,具体体现则是运转的平顺性以及动力输出的质感,远非四缸、三缸发动机所能比拟。
小结一下,尽管这些车型嘴上说着我们是B+、高半档、准C级……但用料、尺寸与普通B级已无异;动力、造型美学上又没有让人体会到应有的高级感,消费者为何又要多花钱呢?
豪华品牌下探:34C没加长之前一样下探,好像也没威胁到B+
另一个外部原因,就是豪华品牌车型的下探:指导价30-40万,实际成交价20-30万,已经成为豪华品牌B级车的新常态,确实对普通B+形成了冲击。不过奇怪的是,之前国产没加长的豪华品牌B级车,自己还吃了上顿没下顿呢,也没见对B+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早年间,北京奔驰C级、华晨宝马3系以及一汽奥迪A4,市场优惠也很可观,但却难以威胁B+的市场份额。原因则是,他们的综合产品力比较差。】
说他们产品力差,主要就是尺寸。在海外,奔驰C级、宝马3系以及奥迪A4这样的车被称为“Luxury Compact”,实际就是个紧凑型车。尺寸、空间、配置相比传统的Midsize或者Fullsize基本没优势。但唯一的优势是保留着汽车最为经典的驱动形式——纵置后驱(四驱),操控灵活,车身比例有美感,适合追求驾驶乐趣,受众本应是小资青年。
【丰田Avalon(上)以及雪佛兰Impala(下)都是非常典型的美式Fullsize,但很遗憾他们都是横置前驱(或四驱),操控不是绝活】
至于传统的Midsize以及Fullsize,清一色的横置前驱,大空间以及丰富的配置是特点,受众是更大数量的普通消费者,一切以务实出发。到了中国,情况就又变了,我们的消费者,由于经济实力不允许,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台车,这一台车自然就需要满足更多方面的需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谓加长只是豪华品牌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补足产品力的手段。也从侧面证明,豪华品牌为了在中国市场生存下去,在不断地突破自我(大部分是突破上限)。普通B+则在固步自封中开倒车,自然受众越来越窄。
A级车还不算重点,重点是B级车已经开始靠全面完善的产品力开始殴打本家或者别家的B+大哥们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迈腾,本身定位也不是B+,生生让竞争对手捧成了B+,没办法,太强了。
到了B8世代迈腾,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了。迈腾的轴距达到了2871mm,除了科技配置的提升,还加入了像座椅按摩、后排“迈巴赫头枕”、遮阳帘、USB、220V电源……已经是行政级轿车的范畴了。
再来看看以性价比著称的日系车型,换代之后,天籁雅阁凯美瑞三款车都年轻了不少,不变的依然是内部乘坐的舒适性。比空间可能不如B+,但论舒适这仨可是不遑多让。另外,除了常规的配置升级,这仨此次换代还都进行了动力层面的革新,雅阁凯美瑞走混动路线,天籁用2.0T发动机走性能路线(目前有些曲折)。
【7、8代车型对比来看,换代后的凯美瑞的后排绝对空间不尽如人意】
至于美系车,主要还是得说通用。君越是款典型的B+,但比它便宜了近5万,你能买到同底盘、同动力、整备质量更轻的迈锐宝XL。二者在产品层面的综合体验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差距,消费者为什么要多花钱呢?豪华品牌下探、普通B级完善产品力、普通A级加长到标准B级尺寸……三方一汇聚,抢的全都是B+的饭碗。如果B+不再做出改变,被市场淘汰是很自然的事。
全文总结:对B+来说,放下级别的拖累,该加长就加长,该补齐产品力就补齐产品力,是最直接的出路。不过,从近些年的趋势来看,用户已不太在意级别,而是更看重品牌因素、产品优劣。无论厂家出于成本还是利润的考量,B+都远远不如其他轿车产品吃香,B+细分级别的消失也将是个大概率事件。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2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