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车祸有技巧,这8个驾驶窍门必须要掌握

无论老手还是新驾,开车路上最怕的就是车祸了,网上有老司机总结的这8个驾驶窍门,一定会帮您把车开的妥妥的,一起来学习下吧。

窍门1:前车变道

避免车祸有技巧,这8个驾驶窍门必须要掌握

错误应对:加速超越

正确做法:提高警惕,跟随变线

变道。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喜出望外,因为跟车跟得太久,一直没找到机会超车,难得前车主动让出车道。新手司机的第一反应是马上行动,踩下油门踏板,加速超车。老手司机则不是,第一反应会是,打灯跟随变线。

前车突然变道不会无缘无故,更多情况是,前方有紧急情况或障碍物,必须躲让。前车看得见,跟在后面的你不一定看得见,加速超车的后果是,直接撞上障碍物。所以,必须提高警惕,看见前车突然变道,别高兴太早,非但不能加速,还得带一脚刹车,然后打灯变道

窍门2:前车刹车

避免车祸有技巧,这8个驾驶窍门必须要掌握

错误应对:只知道刹车

正确做法:刹车响笛看镜变道

任何道路,跟车必须保持安全距离,雨雾天气里,距离还得进一步加大。追尾事故中,一般都是后车的责任,因此,保持安全距离尤为重要。高速路上,紧盯前车还不够,还得看到前面两到三辆车,发现刹车灯亮起,自己要刹车响笛看镜变道,这也给后车做好刹车准备。

许多连环大碰撞事故,往往头两三辆车刹住,后面车却刹不住。所以,高速路面急刹的同时,不要忘记往后面和两侧看一眼:判断后车没有减速迹象,要立即开启“双闪”提示。

窍门3:前车停车

避免车祸有技巧,这8个驾驶窍门必须要掌握

错误应对:加速从旁边超越

正确做法:看清情况,再做决定

高速行使时,会遇见前车速度突然降至极低,甚至停下。大部分人下意识反应是,加速从旁边超越,新手和老手均是如此。这个习惯要不得,前车突然停车,同样有原因,可能前方有事故,也可能前方有人过马路;当然也有可能是前车的车主要停车办事,驾驶员会随时开门下车。

不管何种情况,后车都应该看清情况,再做决定:前方若有人过马路,那么就耐心停下来一起等待;如是前车停车办事,那也要降低速度,时刻观察前车左侧门,缓慢从左侧通过。

窍门4:突遇障碍物

避免车祸有技巧,这8个驾驶窍门必须要掌握

错误应对:不知方向盘该往哪打

正确应对:用最简洁动作完成规避

马路上时刻有突发事情发生,某些时候,不得不面对必须躲避障碍物的情形,障碍物可以是庞大的货车,也可以是前车丢下来的小小易拉罐,还可以是突然爆胎失控的轿车。面对此种情形,手忙脚乱,不知方向盘该往哪里打,这是许多新手和部分老手易犯的错误。

正确应对方法是,保持冷静,用最简洁动作完成规避,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事先对周围车辆动态有清晰把握,知道往哪个方向躲避是最安全。新手和老手的明显区别是,新手只掌握前车动态,老手除了前车,还掌握旁车和后车的位置和速度。

窍门5:不拿黄灯当绿灯

避免车祸有技巧,这8个驾驶窍门必须要掌握

错误应对:抢

正确应对:停

启用黄灯目的是告知车辆:该刹车了!但更多时候,黄灯功能被曲解为:该加速了。老司机看见黄灯会减速停车,不管黄灯时间有多长;闯黄灯通常为拿驾照2-4年的准新手,他们刚好处于自信心无限膨胀的时候,自认为能抢在黄灯前通过;而时常会出现:黄灯亮起时,待通行方向的行人、车辆已“蠢蠢欲动”,心急的已经算好提前走,迈出脚步,结果很可能是两方都 “加速”而撞在一起。

窍门6:合理使用远光灯

避免车祸有技巧,这8个驾驶窍门必须要掌握

错误应对:时刻开启远光

正确应对:有路灯、会车用近光

夜间行车,只要看灯具的使用情况,便能大致判断司机的文明交通程度。在城市道路,一般都有路灯,夜间行车时配合汽车近光灯已经能够让驾驶员看清前方、旁边的路况,但有的驾驶员却为了让自己观察更“清楚”,一直开着远光灯行驶,殊不知,远光灯让对方车辆驾驶员很难受,甚至造成炫目,从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有路灯照明和在会车时,切记不用远光灯。

窍门7:一定牢记车让人

避免车祸有技巧,这8个驾驶窍门必须要掌握

错误应对:争道抢行

正确应对:安全礼让后通过

行驶时,会经常遇到路人和自行车在路边等候,可能是要横穿马路,有时只有一个,有时是一群,正确做法是,减速、停车,让他们优先通过。

窍门8:远离大车 远离危险

避免车祸有技巧,这8个驾驶窍门必须要掌握

错误应对:不放在心上

正确应对:离远一些

大型车包括货车、客车、泥土车以及危险品运输车等。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上,遇见它们,第一时间应离远一些,它们有的速度快、有的吨位大、有的超长超宽。如果没有超车机会,也得加大跟车距离,或者切换到旁边车道上。超越大型车之后,必须要行驶一段距离后,再变道。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2824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