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申城即将全面实施轻型汽车排放“国六标准”。这意味着,市民如在7月1日之后仍购买“国五”汽车的话,将无法上牌。一时间,汽车销售企业纷纷针对库存的“国五”标准汽车进行大幅度折扣“清仓”处理,部分豪华车型价格近乎“腰斩”。
然而,市民阿亮向12345热线反映,他日前购买了一款打折的某中高档品牌车国五车型,购车合同签好了,定金也交了,但没想到才过了一周多,却被汽车销售商告知因为车源紧张,只能退车。如果一定要提车,必须加价8000元。汽车经销商如此违约、涨价,合规吗?
300张购车订单却只有92辆车
自从5月初上海决定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时,正巧要换车的阿亮便嗅到了优惠的机会。阿亮对比了多个品牌和车型,最终在闵行区上海初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锁定了一款某中高档品牌车的国五车型。他向销售人员咨询了一番,得知原本落地35万元的车只要21万。难得一次的降价机会令阿亮十分动心,加之销售人员强调一定有车,保证优惠力度不会更改,他便放心地在5月30日签订了购车合同,交了1万元定金,并约好6月25日提车。可到了6月9日,销售人员告知其,因为车源紧张,该公司只有92辆车源名额,却有300张购车订单,无法满足所有购车者。因此他们选了一批客户,如果出价高,则可以确保拿车;否则只能等,或者选择退回定金。为什么签了300张订单却只有这么少的车?销售人员没有解释原因,只是反复强调“没有车了”。
△阿亮向记者出示的订车合同。
“用打折把客户吸引过来,然后告诉我没车,要加价,我当然不满意了。”提车不成,阿亮带上律师和初泰汽车理论。据阿亮回忆,协商过程中,初泰汽车强调其购买的这款系列车已经在6月份停产,库存告急。既不可能到外地调货,也不可能再增产一批,是属于不可抗力的违约。如果他一定要提车,只能加价8000元。
加价仍然划算,购车者只能忍了
在汽车之家论坛里,与阿亮有类似遭遇的人不少。网友“新兵蛋子”称,5月底在“上海百联沪通”预订了与阿亮同款的车型,6月9日也被告知要加价11000元才能提车,理由是厂家政策有变。网友“wind_dancer”描述自己5月下旬在上海“中致远”了解同款车型时,价格仅为19万元。而到了6月初,她发现价格已经涨了5000元。打电话问其他门店,基本上也都涨价。因此,她赶紧与“中致远”签了销售合同,交了1万元首付,并办理银行贷款。但贷款审核通过当天,经销商告知她“退车”,理由也是厂家停产,没有车源提供。
律师告诉阿亮,尽管打赢官司的概率很高,不过按照《担保法》第89条的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最终只能按照双倍赔偿,也就是2万元,可能也抵消不了他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而如果他的目的是要提车,不如接受加价方案。目前国五车优惠幅度相当之大,算上加价,总体来说还是划算的。多方考虑下,阿亮接受了加价方案,并于6月25日拿到了车辆。
厂商解释称“销售预期错误”
为什么初泰汽车接受了300个订单,却无法提供足够的车源呢?是否存在变相加价的情况?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致电上海初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邓经理。对方表示,截至目前,因为厂商生产线的临时增加,他们统计签下的订单约400单,70%已经如约按照合同交付车辆,剩下20%-30%可能无法交付。对于无法交付的情况,邓经理解释,当初厂商对其车型的销售预期并不乐观,折扣力度也比较大。没想到价格一放出来,订单暴增。由于初泰和厂商发货的信息反馈存在时间差,较晚才通知无法交货,于是他们只能紧急通知部分车主退车。
他强调,消费者称“加价”才能提车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是某些消费者在得知无车可提的情况下,强烈要求我们提供车源,初泰才会按照当时的市场价给出加价方案,重新拟定合同,“这样处理的也只有3个人”。
不过,初泰的说法经不起推敲。既然车源不够,凭什么加了价就有车可提了?阿亮怀疑,初泰就是看打折促销行情紧俏动了心思,违约将车辆卖给了出价更高的客户。
而汽车经销商和购车者并不处于对等的地位:购车者无法知道厂商备货的真实数量,也不知道经销商手中掌握的提车名单顺序,购车者处于十分被动的处境。而经销商一旦违约进行暗箱操作,至多只要赔付双倍定金即可,违规成本较低。“一个中高档车品牌不按合约规定办事,就是缺少基本的契约精神,最终伤害的还是品牌的公信力。”阿亮如此评价。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毛锦伟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4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