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石成金》由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汇集每日财讯商情,邀请专家深度点评,配合财经小知识和延伸阅读,为您呈现有态度、有价值的新闻。
【每日金语】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购置税法实施半月4S店探访:买车能省多少钱?】
来源:中国新闻网
7月1日起,《车辆购置税法》正式实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取消了最低计税价格,按裸车成交价缴纳车辆购置税。因此新政实施后能否比之前省钱,主要取决于车辆优惠价格是否低于此前的最低计税价格。此外,还取消了对价外费用收税。价外费用是指销售价格以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等。《车辆购置税法》还新增了退税条款。纳税人将已征车辆购置税的车辆退回车辆生产企业或者销售企业,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车辆购置税税款。新的车辆购置税政策规范了计税价格的制定标准,明确了消费者买车时的计税价格,依据购车的实际价格为准,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点评:按照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减税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举措。今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力度较大的减税政策。究竟惠及何方?大量的媒体报道指出了减税对企业运营的作用。减税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加了利润。企业能够利用增加的利润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利润增加,也就相应增加纳税额,使国家增加财政收入。这是一个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过程。减税也可以刺激消费。针对消费的减税政策已经出台。7月1日正式实施的《车辆购置税法》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政策。这类政策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减税降低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实现刺激消费者扩大消费的目的。从《车辆购置税法》的内容看,这类政策不但涉及纳税人的纳税额,而且规定了计税价格的制定标准,使消费者的税负更为合理。举一反三。为了鼓励个人消费,我们不但应该扩大对消费的减税范围,继续减少消费税,而且要规范税收征管标准,减轻消费者的负担。
【个人破产制度破冰 专家:给予债务人重新开始的机会】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最高人民法院等13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强调市场主体退出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出研究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明确将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推动国有“僵尸企业”破产退出。《方案》对推动低效、无效市场主体退出作出了全面制度性安排,将为推进优化存量、防范化解产能过剩、加快僵尸企业出清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力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的提升。《方案》特别提出要构建和完善自然人破产制度,重点解决企业破产产生的自然人连带责任担保债务问题,最终建立全面的个人破产制度。
点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企业的流动性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有新企业诞生,也有老企业退出。企业不断吐故纳新,才能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已经没有经济价值的“僵尸企业”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毒瘤。为了铲除毒瘤,必须建立市场主体退出制度,让该破产的企业破产。为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中国已经制定了《企业破产法》。但是,执法存在诸多问题。解决问题靠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承载了市场基本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除了企业破产之外,推进个人破产制度也是大势所趋。正如这条新闻所说,个人破产制度,可以让现阶段确实无偿债能力的债务人,从债务“大山”中暂时解脱出来,获得应享的基本生活保障权益,有利于债务人维持个人及家庭生活的稳定,并有机会通过后续努力获得新的偿债渠道。当然,也要防止有人借口破产逃债。为此,必须加强对“老赖”的行为规范。
【中国蔬菜种植面积超3亿亩】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介绍,中国蔬菜种植面积目前已突破3亿亩,产量在7亿吨以上,产值2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蔬菜已成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及扶贫攻坚的支柱产业,蔬菜供过于求与局部不足并存,但均衡度良好。同时,蔬菜科学技术和生产机械化也在加快发展。中国农业生产尤其是蔬菜发展面临着三方面挑战,即农作物产量不高,增产30%完全可能;农产品品质不高,提质增效潜力很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和资源环境代价太高,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点评: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中国人格外喜欢吃蔬菜。由于人口众多,蔬菜需求量特别大,对蔬菜生产提出挑战。从市场的波动看,蔬菜供求不平衡时有发生,因而维持蔬菜价格稳定的任务很艰巨。从生产组织看,个体种植户是蔬菜生产的主力军。发展集体合作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缓和蔬菜供求波动,保持价格稳定。从技术发展看,除了开发蔬菜生产新技术之外,把数字化技术应用到蔬菜生产和销售,是解决蔬菜供应瓶颈的有效办法。因此,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加强市场信息交流,促进产销衔接,实现蔬菜供求基本平衡。
【六年前血战华尔街的中国“黄金大妈”终于快解套了】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时隔六年,以千亿人民币血战华尔街的中国大妈终于快要解套了。6月底以来,国际黄金价格持续在1400美元/盎司上方震荡调整,距离6年前在1450美元附近大举扫货的中国“黄金大妈”购金成本已经不远。在“黄金大妈”苦熬六年后看到解套曙光之际,全球央行开始大举买入黄金。黄金市场整体仍处于较为火热的阶段,但短期热度有所下降。中长期来看,黄金仍处于上涨通道,美联储政策转向被市场认为是支撑黄金价格的一个关键因素。黄金目前仍然具备配置价值,下半年英国脱欧、美国贸易政策问题、中东伊朗核问题以及美股所处的历史高位都有可能引发黄金的避险买盘,推动黄金销量增加,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
点评:近来,黄金价格处于上升通道。原因主要在于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为规避金融风险,投资者和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纷纷买入黄金。经济形势欠佳,对中国“黄金大妈”却是利好。因为价格上涨,被套6年的黄金总算有了出头之日。中国“黄金大妈”的不幸遭遇来自华尔街的骗局。2013年,华尔街大鳄联手做空黄金,导致黄金价格大跌,一度跌掉20%。华尔街的资产管理者,主要是投资银行,借机鼓吹买进黄金的好处。不懂金融常识的中国大妈轻信了这些所谓的利好信息,到金融市场疯狂扫货,购买多达300吨黄金,花费人民币1000亿元。不到一个月,国内各大商场的金饰、银行的金条几乎售罄。然后,金价一蹶不振,中国“黄金大妈”手中的黄金被套牢。他们6年的痛苦经历说明,放手让对金融业务一窍不通的普通群众参与金融市场是有危险的。须知金融业的专业性非常强。被骗的投资者之所以心甘情愿把钱交给骗子,大多是因为不懂金融市场常识,更何况专业知识。
(编写:许瑶佳 点评:侯若石)(中新经纬APP)
《点石成金》第150期。本栏目嘉宾观点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4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