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市场艰难的时候,度日如年;市场艰难的时候,度年如日。
随着乘联会和中汽协发布上半年销量数据的出炉,对于汽车人来说最为艰难的2019年已经行之过半。数据基本都在大家的预料之内,并没有太多惊喜或失望。中汽协的数据显示,6月,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有所收窄,销量完成205.6万辆,同比下降9.6%。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完成1232.3万辆,同比下降12.4%。
其中,大家更为关心的乘用车市场,6月产销分别完成159.8万辆和172.8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7.2%和10.7%,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7.2%和7.8%。今年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分别为997.8万辆和1012.7万辆,同比下降15.8%和14%。
这其中有太多“看不见的大手”的影响。比如没有落地的汽车下乡,比如制造业减税的影响,再比如广深放开限购政策,但对于车市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国五和国六的垂直切换——从7月1日起,全国有超过15个省市正式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国五车型不能在该地区继续售卖。
因此五六月份,车市“血流成河”,各种低价甩卖不绝于耳,打乱了厂家和经销商的节奏,也打乱了汽车市场的正常生态。结果显而易见:6月销量降幅的缩小,是建立在低价甩卖的基础上。也因此,出现了少见的销大于产、库存大幅下降的局面。
由于中汽协统计的是批发数,实际的零售量会比中汽协统计的还多一些。然而,这也严重透支了下半年的消费能力。可以肯定的是,7月份的销售数据会比之前的任何一个月都惨。很多企业国六车型供不上货,更多的消费者已经提前买车,因此,如果看零售量的话,7月估计惨不忍睹。
8月也好不到哪里去,本来就是传统的淡季,加之整体经济没有好转的迹象,汽车作为大件消费,很难独善其身。甚至在可预期的“金九银十”,除非有强有力的政策刺激,否则也很难出现大逆转。
中汽协方面认为,上半年完成情况低于行业预期,预计全年总体将出现5%左右的负增长,呼吁政府有关促进消费政策能够尽快落地。然而,在我看来,5%算是非常乐观的预期了,甚至有很大可能性是两位数的负增长。
这么说似乎有些悲观,但如果没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和准备,恐怕也很难熬过接下来残酷的车市淘汰赛。
而且,悲观其实只是相对的,事实上,从大盘来看,到目前为止,上百家车企中,还没有哪一家车企“退场”,即便是最近一直被维权的重庆银翔,也依然还有北汽和重庆市政府“兜底”,开启重组谈判;而且还有那么多造车新势力,虽然饱受资金和市场的压力,却依然活跃。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目前车市的竞争还不算残酷。
02
分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品牌依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车市下滑的时候,我们看到丰田、本田和大众等品牌却依然坚挺。而前几年依靠性价比快速冲量的比速、幻速、众泰、斯威等品牌,既然价格腰斩,依然持续下滑。
除了品牌这个“不可抗力”因素外,个体的努力程度也同样重要。比如同样是大众品牌,为什么上半年一汽-大众比上汽大众的销量要好很多?数据显示,6月,一汽-大众销售175224辆,同比增长24.3%;上汽大众销售156009辆,同比增长0.3%;上半年,一汽-大众销售929949辆,同比下滑0.3%;上汽大众销售889826辆,同比下滑9.3%。
这是因为,一汽-大众从上到下践行“努力到不能再努力、创新到不能再创新”的精神,无论是总部的市场营销部门,还是各个区域,都不断举办更贴近市场的试乘试驾和跨界营销活动等,突出每一款产品在细分市场的优势,让消费者真正能够感知一汽-大众产品的优势所在。
同理还有东风日产。这是一个号称具有“狼性”的企业,从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从产品力的全面刷新,到营销上的步步为营,再到市场竞争力的持续进攻,真正践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使得东风日产上半年累计终端销量532105辆,同比增长0.3%,实现逆市增长。
再比如吉利,吉利的销量数据并不如前面这两家出众。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总销量达651,680辆,同比下降15%,但依然排名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一些媒体用“节节退败”来形容上半年吉利的销量。对此我并不认同——销量涨跌确实是企业经营情况的一个表现,但并不是全部。
除了销量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吉利的平均销售价格在不断上涨,已经突破10万元的“天花板”。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平均售价上涨比销量上涨还要难得多。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吉利的产品力、技术积淀着不断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度在提升,这些都为后续的销量提升奠定了基础。
更何况,吉利已经高歌猛进好几年,根据正常的波浪式发展曲线,也到了调整的阶段了。因此我们看到,吉利第一个提出下调全年的销量目标,至136万辆。对此,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表示:“竞争趋严下,吉利将更注重体系的健康和全价值链合作伙伴的可持续发展,谋求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当然,并非说以上这些企业就没有危机感,恰恰相反,正是危机感驱动内生的使命感和努力程度。
越努力,越幸运。
还有一句民间谚语叫作:“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企业何尝不是如此?
03
还有一些努力,没有用对方向。比如,不唯市场,只唯上。这种情况在很多国有企业里并不鲜见。但汽车行业比较特殊,这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业,如果你不能让市场和消费者满意,就没人买你的产品。
红旗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案例。这个被称为“国车”的品牌,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年销量都不过区区数千辆,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感受是既亲切又陌生。亲切在于每次重要场合都能看到,陌生在于离普通消费者太远。
2017年8月徐留平上任一汽集团董事长后,对整个一汽集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集集团之力发展红旗,提出从“国车”到“国民车”的改变,并推出全新H5、HS5和HS7等产品,通过短短不到两年时间的努力,红旗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上发展最快的品牌。
2018年,红旗全年销量3.3万辆,同比增长624%。今年上半年,红旗品牌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销量,达到33200辆,在车市下滑的市场大环境下,能够保持连续18个月的正增长,表明新红旗品牌已经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这得益于,红旗的每一次活动,都遵遁“花小钱、办大事”和达到最大传播声量的原则,不断开启深度融合的跨界创新营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反观其他一些企业,却以领导的满意度做为营销活动的方向和目标,如此这般,怎么可能让消费者买单呢?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国企比较喜欢干的事,其实不然,一些合资企业的外方拍起领导马屁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究竟哪些企业喜欢唯领导是尊呢?看看那些下滑比较严重的排行榜就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吉利、长城、比亚迪这样的民营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毕竟,这些民营车企的老板们,不会同意干“花自己的钱、往自己脸上贴金”这样的蠢事。
04
这一轮市场变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日系车企集体突围,成为市场的大赢家。
这个问题,很多媒体已经深度报道过了,无论是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还是雷克萨斯,都实现了逆势增长,而且增幅不低。这说明,在消费紧缩的大环境下,皮实、可靠、省油和保值率高再次成为消费者买车的主要依据。
这对自主品牌企业应该是个启发。这几年来,很多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智能、互联等方面的功能提升上。当然,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可靠、保值率高要实现起来难度更大。但从销量情况来看,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主打的卖点并不太感兴趣。
颇具讽刺意义的是,无论是丰田还是本田,在智能互联甚至新能源等热门的“新四化”方面都相对保守且落后。
但并不是所有的日系车企日子都很好过,比如讴歌、英菲尼迪还有马自达。这几家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产品少,更新换代慢,对于市场的反馈很难快速响应,属于“叫好不叫座”的类型。
这也说明,出身决定不了命运。
还有一个争议比较大的,是新能源市场的销量。不少人表示,在黯淡车市中,新能源车是唯一的一抹亮色。这恐怕是对市场数据有所误解。尽管从上半年新能源车的销量来看,确实有比较大的增幅——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4万辆和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其中,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4万辆和15.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3%和80.0%。
但这是建立在补贴退坡在即的背景下实现的,也就是说同样有政策之手的影子。下半年,新能源车市场走势如何,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全年能在去年120万辆的基础上实现微增,就是最好的结果。要想实现年初预测的160万辆的销量目标,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甚至,下半年销量低于上半年,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仅仅是传统车企面临“向死而生”的境地,对于众多新创车企来说,同样需要“向死而生”。当然,“向死而生”是最好的结局,很多品牌只能垂死挣扎,最终还是逃不过被淘汰的命运,这才是市场残酷的所在。
精彩回顾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4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