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车展将拉开帷幕。在本届上海车展上,2019款丰田RAV4将迎来国内首发,其实这款车在去年的纽约车展就已经正式亮相,国外媒体也早已进行了试驾评测。新款RAV4基于全新TNGA平台开发,是一辆拥有硬朗霸气外形的城市SUV,给人一种硬派越野SUV的既视感。如此硬朗的外形,要有怎样的内在才能与之相配呢?
据了解,新款RAV4将搭载2.0L+CVT、2.5L+8AT以及2.5L THS II三款动力总成,传统动力将匹配丰田最新的动态扭矩矢量AWD(Dynamic Torque Vectoring AWD,以下简称DTV-AWD),混动车型将标配E-Four电控四驱,这两套四驱系统都采用了“AWD Integrated Management(AIM)”管理系统,可以对发动机、变速器、制动器、4WD进行统一控制,在任何路面均可确保极强的操控稳定性。如此这般,这硬朗的外形便不算违和,配上动态扭矩矢量系统,似乎更是相得益彰。
扭矩矢量控制四驱系统的主要特点
目前市场上的城市SUV常见的多为适时四驱系统,它们大多是采用纵置离合器布置,将扭矩控制单元布置在纵向传统轴和后主减速器之间,系统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意图和车辆工况,自由分配前/后桥的扭矩,而左右之间却不可以自由分配。
扭矩矢量控制四驱系统则是在离合器纵置的基础上升级而来,简单的说,它采用了横置离合器布置,将扭矩控制单元分别布置在主减和左右驱动半轴之间,这样不仅可以调节前后驱动轴的扭矩分配,还可以同时实现后驱动轴左右两侧车轮上的扭矩动态分配,从而提高车辆的机动性和操控性,有效改善转向不足、转向过度以及在湿滑路面的打滑情况。
丰田动态扭矩矢量AWD两项技术特征
- Torque VectoringMechanism
丰田DTV-AWD就是这样的扭矩矢量控制四驱系统,丰田在其动态扭矩矢量AWD当中加入了动态扭矩矢量结构(Torque Vectoring Mechanism)-左右两个联轴器(Twin-coupling) ,让这套四轮传动系统能够依照当下驾驶路况,独立调整左右轮的扭矩分配,系统允许后驱动轴左右轮扭矩比从0-100和100-0之间连续调整。在多了扭力分配机构以后,动态扭矩矢量AWD让车辆的转向更加精准,同时也强化了车辆在越野路况时脱困能力。
上图所示为丰田DTV-AWD在铺装道路上的弯道操作,在入弯时减速,通过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使左右车轮差别制动,内侧车轮制动力大于外侧车轮,从而获得横摆力矩,使车辆顺利入弯。在出弯时加速,通过双联轴器调整后驱动轴左右车轮驱动力矩,使外侧车轮驱动力矩大于内侧车轮,产生横摆力矩,使车辆安全出弯。
双联轴器(Twincoupling)概念如上图所示,标注1即为LH/RH Coupling。
- Disconnection Mechanism
传统城市SUV多采用适时四驱系统,只有在必要时才使用电控联轴器将扭矩传递到后轮。AWD系统效率损失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阻力损失、拖拽损失和搅拌损失。阻力损失由扭矩传递齿轮啮合产生,拖拽损失取决于系统结构,搅拌损失取决于润滑油的粘度和转速。虽然传统适时四驱系统已经将齿轮啮合阻力竟可能的减小,但是拖拽损失和搅拌损失仍然存在。而这些将是影响四驱系统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
为了改善燃油效率,丰田动态扭矩矢量AWD专门配备了特有的传动系统分离装置(Disconnection Mechanism),通过停止传动轴和内部齿轮的旋转,来减少拖拽损失和搅拌损失。在多数工况下,系统采用2WD驱动车辆行驶,在需要时,可以由2WD模式快速切换为4WD模式,比如当车辆起步时,整个传动系统连接起来,提供强大的全轮驱动性能。当车辆进入稳定驾驶状态后,传动轴动力断开,从而大幅减少动力损失,增强四驱系统的燃油经济性。系统可以依据车辆的车速、油门踏板行程、转向角等信息判断分析,自动进行四驱系统的连接和断开。
传动系统分离装置(Disconnection Mechanism)由电磁离合器、凸轮机构和棘轮组成,丰田表示他们是目前全球第一个使用“棘轮式爪形离合器”的四驱系统。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停止传动系统旋转的优点,该机构安装在前端传动装置和后端环形齿轮的内部。此处的环形齿轮不同于一般差速器采用的双面支撑机构,此处环形齿轮采用单面支撑结构。
以前端传动系统分离装置为例进行传动系统分离装置原理分析,如下所示:
上图3-4区域放大如下图
连接与断开过程操作如下:
步骤一:
Ø 电磁阀通电
Ø 电枢吸引棘轮2
Ø 在棘轮1和2之间形成角度差
Ø 钢珠被楔住,把棘轮推开
Ø 棘轮1推动活塞进而推动套筒。
小结:
通过在增加双联轴器,使AWD后左右两轮可以实现扭矩自由分配,采用棘轮式爪型离合器可以说是一个低成本的技术方案,大大提升四驱系统的燃油经济性。丰田创新性的将扭矩矢量控制技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应用到传统普通车辆上,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技术带来的性能与高效,值得称赞。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4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