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死不认账 宝马避重就轻 大众破财消灾!排放门下的德国车企为何态度迥异?

Image

文| 马丁博士

车春秋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时至今日,“排放门”已前后持续了整整四年。这一丑闻涉及范围之广、层级之高、罚金之巨前所未有,为业内外所震撼。而在事件不断发酵的过程中,诸多证据的解释莫衷一是且隐秘性高,涉及利益方错综复杂,导致公众难以见到事件全貌,所谓“内幕”也只是事实的冰山一角,更多属于猜想的范畴。最新消息是,德国《明镜周刊》8月9日报道,因违反柴油排放相关规定,斯图加特检方将对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处以8-10亿欧元的罚款。戴姆勒第一次“排放门”风波可以追溯到2016年初,而大众东窗事发的时间是2015年9月,也就是说,两家企业关于“排放门”所经历的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当然,被波及的还有另一德系兄弟宝马。有意思的是,虽然都经历了“排放门”,三巨头对此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大众破财消灾,宝马避重就轻,而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即使事到如今也采取死不认账的态度。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猜想一:奔驰确实没有作弊在车春秋对行业专家的采访中,得到的观点之一是:奔驰可能确实没有作弊。支持此观点的论据是,大众2015年9月爆发“排放门”之后,德国监管机构很快发现了藏在大众身后的卡特尔联盟(垄断组织)——德国五大车企–大众、奥迪、保时捷、宝马以及戴姆勒组成的垄断性组织。这一发现拨出萝卜带出泥,很快各家车企都接受了各个地区和组织的调查。但是自那至今,各家的调查进程显然不同。大众在2015年就已经公开承认了作弊,代价是巨额罚金、声誉损坏,前大众掌门人文德恩含恨下台,前奥迪CEO施泰德被捕入狱,并且目前还在持续发酵;(文德恩)宝马似乎云淡风轻。2018年5月17日,前宝马掌门人克鲁格公开承认:宝马在曾召回的1.2万辆汽车的确安装了可以操控实际排放数值的软件,但强调这是一种“人为的错误”并非蓄意而为。另一头,德国司法机构也认定,“全面调查”没有发现人为设计的“作弊器”,也没有发现宝马内部员工有作弊企图,症结是“企业没有能建立合适的质量控制体系”。(克鲁格)奔驰的“排放门”持续时间跟大众一样长。从2016年,许多客户起诉戴姆勒怀疑排放测试造假至今,中间经历过各种形式的质控,甚至也爆出过看似很确凿的证据——如2018年2月德国《图片报》报道,戴姆勒开发过一个名为“Bit 15”的程序,能做到在行驶16英里后自动关闭汽车尾气处理,而另一个“Slipguard”的程序则可以根据车速和加速度来确定汽车是否在进行测试。但无论如何,各个检查方始终没有拿出像大众那样强硬的证据。一位行业专家对车春秋表示:“如果奔驰确实排放造假,是什么能让他隐瞒四年时间而大众却不能?”“对奔驰排放造假的调查,或者是没有太有说服力的证据,或者是有说服力但又有偏颇的嫌疑,在这种情况下,奔驰自然可以拒不承认。相比之下,大众汽车当初的造假证据是确凿的,从公关角度讲,承认错误是更合理的选择。”腾讯汽车副主编郭博对车春秋表示。天津大学教授、内燃机专家姚春德告诉车春秋:“可能奔驰因为自己牌子大,不好意思承认;另一个可能是奔驰认为自己的排放问题不是外界认为的造假,只是技术疏忽。”前戴姆勒掌门人蔡澈的表现也十分强硬,他曾经多次抨击大众柴油车排放造假行为,并指责其严重破坏了德系车的形象,而类似排放丑闻绝不会发生在戴姆勒。(蔡澈)蔡澈称,“戴姆勒的企业文化与大众不同,奔驰汽车从未使用任何软件规避排放标准,将来也不会使用。”他还表示:“人们认为,如果有一家公司做出这类事件,其他公司也可能这么做。”猜想二:大众内部斗争最厉害,宝马、奔驰相对稳定另一个猜想是,三家相比,大众集团内部斗争是最大的,党争不断,“排放门”很可能作为党争的工具,所以发酵得最为剧烈。而相比之下,宝马与奔驰两家都更为稳定。“退一步讲,即使奔驰或者宝马确实作弊了,那么保护证据、大事化小的概率也更大,更好操作。但在大众,事情就很可能是相反的。”一位业内专家对车春秋表示。【文德恩(左)与皮耶希(右)】我们知道,在大众“排放门”爆发之时,也是大众集团新一轮党争的尾声:当时刚刚击败大众集团创始人家族——保时捷-皮耶希家族——中的元老——费迪南德·皮耶希——而担任大众集团掌门人的文德恩因排放门事件迅速下台,且如今还在接受审查。临危受命的原保时捷汽车CEO穆伦带领大众集团走上正轨,却也因各种原因在前不久被大众品牌CEO兼前宝马高层迪斯取代。就连锒铛入狱的施泰德与文德恩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的故事错综复杂,但是党争问题始终被外界认为是促进“排放门”发酵的因素。定论:“排放门”阴影下德国车企正在失势虽然在微观上,每家车企面对质控的应对态度截然不同,我们也只能稍作猜想,但在宏观上,德国车企整体正在遭受信誉、利润、技术的多种危机,却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定论。在最新的进展中,德国检方办公室发言人表示,对戴姆勒的调查仍在进行中,年底前不会结束。虽然戴姆勒方面的回应是“拒绝在调查期间置评。”但不能不注意的是,戴姆勒集团在短短12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发布了4次盈利预警。 戴姆勒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为426.5亿欧元,同比增长5%,息税前亏损15.6亿欧元,而去年同期利润为26亿欧元。这是时隔九年后,戴姆勒集团首次出现季度亏损。数据显示,奔驰柴油车排放造假问题使得戴姆勒损失了10.7亿欧元。同时,戴姆勒将柴油车的法律和政府诉讼费用成本拨备提高了16亿欧元。这将使戴姆勒削减了全年利润预期。严峻的是,当全球汽车都在经历市场萎缩和电动化、智能化的前沿技术变革,另一方面却被“排放门”没完没了地拖累的德国车企,究竟还有多大的能量去面对竞争?几乎在同一时期,大众、宝马、戴姆勒三巨头齐齐换帅,恐怕不只是时间上的巧合,更是投资方的谨慎与不信任。当然,更严重的是百年老字号砸了招牌。正如德国汽车经济学教授斯特凡·布拉策尔感叹:“一连串事件表明,德国汽车业的商业伦理和文化已生巨变。”

车春秋

阅尽车坛事,书写车春秋腾爷文化旗下新媒体

联系我们:114137419(微信)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车春秋”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5016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