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19年,再去质疑电动车的价值,多少有点不合时宜。因为就在我们半信半疑之间,电动车正在逐渐成行成市。当然这不是说电动车已经完全成熟,像续航里程、充电桩、电池安全、二手保值率等等,依然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某些人而言,此刻的电动车已具备一定实用性。就像之前我们所说的,要是你生活在限牌城市,那么电动车作为家里第二台车,用来日常通勤其实挺合适,比增购一台燃油车更省事。
但今天不打算劝各位买电动车,只想聊一聊两类电动车的区别,一个是传统车企造的电动车,另一个是造车新势力的出品。撇除品牌影响力,以及电动车的性能不谈,只讨论造电动车的风格与定位。传统车企造的电动车,首先在产品数量上取胜。以主流的品牌为例,像北汽、上汽、吉利、比亚迪等等,不算插电混动,单是纯电动车,就涵盖了从5万到30万的价位,包括微型车、家轿、紧凑型SUV、中型SUV等纯电动车型。
也就是说,传统车企的电动车选择更多,丰俭由人。而现在会考虑购买电动车的人群,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刚需,一类是尝鲜。传统车企造的电动车,无疑更对前者胃口,除了品牌因素,还因为这些电动车,更贴近原来燃油车的使用习惯。这首先体现在审美上,无论外形或内饰的设计,传统车企的电动车,都更接近燃油车。
最合适的例子是比亚迪的一系列王朝新车,全新一代唐,全新一代宋,还有秦Pro、宋MAX,都是同时拥有燃油、插混、纯电三大动力。但在设计上并没有太多变化,无非就是换个尾标、挡把,加点新能源元素罢了。车厢内各处功能区域的设计,都完全遵守原来燃油车的使用习惯,甚至用上手和开起来都不会有太多变化。另一个例子是轩逸·纯电,明明是国产的聆风,却套上轩逸的设计与名字。
传统车企之所以这么做,大概是要讲一个道理,就是电动车跟燃油车其实没啥区别,好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造车新势力却反其道而行,在电动车的设计和玩法上更加大胆。外形上就算没大突破,也要想办法加入一点新元素。比如威马EX5的感应式门把手,小鹏G3的全景式前挡风玻璃,理想智造ONE的星环头灯。
内饰可玩的元素就更多了,超大尺寸的中控屏幕,以及全液晶仪表都是基本功。最夸张的是拜腾,准备弄一个48寸“大电视”在中控台上,而且不是概念车哦,今年就会量产。其次就是质感,造车新势力一点都不吝啬用料,Nappa座椅,麂皮顶棚,十几万的威马EX5和小鹏G3都能享受到,比同价位燃油车大方得多。
此外,造车新势力往往更愿意尝试一些全新的玩法。蔚来ES6拥有全球首个车载人工智能系统Nomi,是一个自带表情包的语音助手,有很自然的语音交互程度,而且覆盖导航、驾驶等功能。还有小鹏G3的360°AI车顶相机,能自动升起拍摄沿途风景,还能识别手势。而在服务方面,除了最基本的OTA升级、共享出行等等,最为人熟悉的还有蔚来充电车。
如果你是为了尝鲜而购买电动车,那这些造车新势力,简直完全对脾气。从里到外,再到驾驶的每一个环节,都拼命地造出新鲜感,甚至连超跑都能造。然而,新玩法固然有趣,但好不好用却是另一回事。我们也见识过不少新势力电动车,好多新功能其实还停留在测试阶段,而有些语音助手,智能出行等功能,体验也不如宣传那么美好。故障更是听说过一大堆,死机重启应该是车主的必修技能。
从前我们最在意电动车的加速、续航、充电等性能问题,目前虽然未达到理想状态,但也基本堪用。而且在售的电动车,其实在性能方面差距不大,甚至可能应用着同款电机与电池。在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前者更适合刚需家庭,产品贴合燃油车习惯,服务渠道更多,是更稳妥的选择。后者更有趣,能带来一些前所未有的用车感受,但有些服务与体验还有待完善,需要你交点学费。END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