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限制女性夜间出行,被质疑性别歧视一事有最新进展。11月7日,滴滴宣布,决定对这一规则进行调整(原规则为5:00-23:00,其中女性用户限定在5:00-20:00),在顺风车小范围试运营期间,为最大程度保证试行产品服务的安全性,对所有顺风车用户提供服务的时间均调整为5:00-20:00。滴滴称,这一定不是最完美的方案,但确实是在各种条件下权衡做出的选择,也考虑过统一调整到23:00,但基于安全数据,还是决定选择相对保守的方案。
“男女平权”最狭隘的套路,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下好了,晚上八点以后,谁也别想打顺风车了。
保守的方案,不至于招致舆论抨击,但未必是对女性友好的方案。滴滴调整策略,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平息质疑、减少压力,可我们依旧要清醒看到,所谓的“男女平权”并不会给女性夜间出行争取多大的安全保障。无差别对待又怎样呢?换个角度看,很多人对于性别平等和歧视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夜间打车这种事,能够将产品差异化,给女性单独设置“选择区间”,并不是坏事。滴滴的问题是,它目前的能力,在差异化上采取了限制策略,对女性做选择性“减法”,而不是做安全性“乘法”。这对一款产品而言,是致命的缺陷。只能说,滴滴还没准备好。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准备不充分、条件不具备,搞了挨骂,不如不搞。
在拍砖之前,我们还要想到,滴滴这家公司的总裁,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一位资深女白领。她应当比很多人都更加懂得如何争取和保障女性的权益。起码,她不会带头歧视和谴责夜间出行的女性。但她的行为,难免让人联想到家长式的“都是为你好”。这种一厢情愿的策略,必然不够周全,也必然要牺牲一些“想干嘛干嘛”。可毕竟,初衷不坏。
滴滴的产品和技术服务都还有改进空间,在这期间,女性乘客能做的,是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根据顺风车过往安全投诉数据统计发现20:00-23:00、23:00-5:00两个时间段,涉性类投诉数量比5:00-20:00分别高45%和465%。按照2018年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公布的数据,在出租车和网约车行业里,夜间也是刑事案件的高峰时段。2017年,发生在夜间的出租车司机犯罪案件为52件,占出租车司机整体犯罪案件的30%,发生在夜间的网约车司机犯罪案件为9起,占网约车司机整体犯罪案件的50%。这些数据说明什么?说明夜间出行的风险系数高,别说女性不安全,就是男性也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安全不是别人给的,最主要是靠自己。无论男女,夜黑风高出门的安全系数都不高,都需要把心提到嗓子眼儿。如果你嗓子眼儿小,提不起精神头跟黑暗作“斗争”,那就早点儿回家,这是给自己最好的保护。尤其是,别跟一个打车软件较劲。顺风车再怎么完善,也别指望比警车更安全。
头像漫画作者:董汉勇
编辑:苏昕
美编:秋菊
校对:张军
责编:孟楠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6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