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长沙试运营后,广州也开启了RoboTaxi的试运营服务,如果算上滴滴年底在上海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计划,2019年有可能在三座城市中看到自动驾驶的出租车。
尽管外界在提到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时候,大多会使用“试运营”一词,几乎所有落地运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都在主驾驶位配备了一名安全员。却也不乏一些积极的现实意义,原本只在封闭场所中测试的自动驾驶,让公众有了近距离触摸的可能。
再激进一些的,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在10月份给用户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表示用户下一次乘车时,可能不再配备人类安全员。倘若这份邮件内容奏效,无疑将是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新里程碑。
无论是国内自动驾驶的“保守运营”,还是谷歌的“艺高人胆大”,自动驾驶领域大大小小的玩家们,把目标瞄向出租车市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小切口与大蛋糕
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何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纷纷将出租车作为首选的切入点?
第一个答案可能是市场教育的需要。
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第五期《汽车行业颠覆性数据探索》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2030年全自动驾驶出租车将占据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汽车出行市场。另一家分析机构瑞银集团也有着乐观的预计,公开表示“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每年的价值可能超过2万亿美元。”
不过“万亿市场”也有一个前提,即自动驾驶汽车成为人类社会日常且必要的交通行为。而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漫长征途中,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说不可或缺的路径,如果人们尚无法接受“无人驾驶”的出租车,万亿的潜在市场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个答案或许是资本市场的驱动。
2019年开年起,自动驾驶领域便频频爆出融资困难、内讧倒闭、裁员过冬等负面新闻,就连吴恩达参与运营的明星项目Drive.ai也被迫清盘。“经过长达三年的泡沫期,自动驾驶开始进入期望幻灭的低谷期。”逐渐成为一种行业共识,在项目进度屡屡不达预期的教训下,资本市场也不约而同地收紧了钱袋子。
那些还没有倒下的探路者们,势必要找到新的生存根基,毕竟在技术、成本、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下,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市场的落地近乎无解。当资本相继以落地作为投资门槛的时候,商用车市场自然成了自动驾驶的新阵地。
第三个答案应该是庞大蛋糕的诱惑。
在万亿市场的蛋糕面前,科技巨头们可以扮演两个角色,一是自动驾驶的技术供应商,二是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供应商。即便前后只有一字只差,所能分到的蛋糕却差之千里,以至于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Mobileye首席执行官阿姆农·沙舒亚直接断言:“对于特斯拉、Uber和Lyft来说,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之争关乎生死存亡。”
同样被影响的还有自动驾驶的创业者们,在搅局乘用车市场近乎无门的局面下,一些创业者开始紧抱主机厂商的大腿,尽可能降低成本止血过冬。也有一些创业者选择去讲出行服务提供商的故事,以求拿到融资做高估值。
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自动驾驶出租车还将逐步出现在更多的城市中,背后的商业格局也将逐渐水落石出。
巨头的应许之地?
就目前来看,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参与者可以大致归为三类:以Waymo、百度Apollo为代表的技术派;诸如特斯拉、通用等主机厂商;以及Uber、Lyft、滴滴等网约车平台。不同派系的所长不同、路径不同、打法不同,却不无被贴上了“巨头”的标签,以至于让人产生了这样的错觉:自动驾驶出租车,终归只是巨头的应许之地?
在广州试运营RoboTaxi的文远知行,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例子。
与谷歌、百度不同,文远知行的出租车上路可谓颇费周折。早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文远知行就曾借“全国首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光环博尽了眼球,随后即被执法部门叫停,从路况复杂的广州大学城挪到了交通不那么紧张的生物岛。
一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到自动驾驶出租车队的进化也有“代价”。文远知行在今年8月份和广州市白云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名为“文远粤行”的合资公司,文远粤行正是名义上的运营方。言外之意,文远知行涉足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并没有触碰原有出租车市场的蛋糕,像是一场对未来出行的联合探索。
但这并非是文远知行得以进入出租车市场的全部“秘密”。
2018年10月底,前身为“景驰科技”的文远知行完成了更名后的A轮融资,其中雷诺日产三菱联盟AllianceRNM为战略领投方,也是后者在中国市场的首次投资。与之相关的一幕是,去年让文远知行风光无二的“首辆自动驾驶出租车”还是一台改造后的传祺SUV,刚刚在广州街头落地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已经是清一色的日产电动汽车。
原因也不难理解,百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经曝出了20元/公里的成本,其中车辆本身成本和运营成本各占一半,相较于传统出租车每公里3元的成本,“每公里成本”无疑是制约自动驾驶出租车规模化落地的又一因素。特别是在商业化前景尚不明朗,自动驾驶又漂在资本寒流中的时候,自动驾驶出租车仍然是一个“烧钱”的新物种,也只有现金流稳定的巨头们敢于以金钱换时间。
也有人为自动驾驶的创业者们指出了一条明路,放弃与巨头争夺“出行服务提供商”的资格,转向物流、环卫车、矿山、港口、机场、园区等特定且刚需的垂直市场,不失为“活下去”的可行之路。
社会共识的欠缺
商业上的博弈永远都是后话,巨头们筹谋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的同时,还面临另一个棘手问题——社会对于自动驾驶的共识。
至少就目前来看,Robotaxi的需求并非来自消费者和车主,甚至都不是车企,而是人工智能企业试图找到的商业模式,Uber、滴滴等共享出行平台对未来的未雨绸缪。比技术成熟度更大的不确定性,仍在于公众的认可。
期待而又恐惧,大体就是人们对于自动驾驶的情感。
早在1925年,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有证可考的“无人驾驶汽车”就在纽约亮相,随后在不少科幻电影中可以找到和自动驾驶相关的情节。但在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中,斯皮尔伯格却在镜头中表达了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恐惧”:当公园系统瘫痪,Explorer无人驾驶汽车与中央计算机链接中端后,装满人的汽车成了霸王龙的“罐头”。
事实也是如此。2013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6%的美国人认为“自动驾驶汽车让我感到害怕”,有50%的人认为“该技术无法可靠运行”。到了2018年,两项调查结果的数据却增加到了77%。原因可能是特斯拉、Uber等在自动驾驶测试中的一起起交通事故,被媒体放大后直接影响了公众对于自动驾驶的感情。
以至于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巨头们,也逐渐形成了乐观派和悲观派。
乐观派有如特斯拉、百度等玩家,马斯克希望特斯拉的车主能够添加“特斯拉网络”,让自家车在闲置的时候利用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打车服务,甚至给出了0.18美元每公里的定价;悲观派的代表有Uber、Waymo等,自动驾驶业务成了Uber上一轮裁员的重灾区,WaymoCEO约翰·克拉夫茨克曾在2018年表态称:“未来几十年内,自动驾驶技术还无法做到无处不在,自动驾驶汽车将一直存在限制。”
好在乐观派和悲观派都在尝试增加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信任,比如在Waymo、百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上,在前排的座椅靠背上安装了一对触摸屏,乘客可以从屏幕中看到汽车当前行驶速度、周围环境的3D示意图,甚至汽车停在斑马线前让行人过马路时,也会在屏幕上标注出来。
巨头的价值也在于此,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被巨头们主导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注定会是自动驾驶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先行军。
写在最后
有理由相信,等待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还有诸多不可预知的关卡,仍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出现试运营的自动驾驶汽车。
毕竟大多数人每天使用汽车的时间不到5%,每年的使用成本却动辄上万,高昂的成本与限制的运力,足以给自动驾驶玩家们巨大的动力去颠覆现有的用车模式。何况当自动驾驶技术足够成熟的时候,完全的自动驾驶也不无可能,诸如“滴滴空姐遇害”等潜在的安全问题,也能找到相对妥帖的解决方案。
或许,这正是“科技”存在的意义。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Alter;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69626.html
评论列表(26条)
Brilliant piece of writing. It’s like you’re showing off, but I’m not even mad.
This comprehensive article had me hanging on every word, much like I would during a late-night chat.
Handling topics with grace and authority, like a professor, but without the monotone lectures.
Presented a hard to understand topic engagingly, like a magician pulling a rabbit out of a hat.
Most comprehensive article on this topic. I guess internet rabbit holes do pay off.
Thank you for making hard to understand topics accessible and engaging.
I appreciate the unique viewpoints you bring to The writing. Very insightful!
Incredibly helpful post, like a GPS for my lost thoughts.
Thanks for the hard work. I could almost see the sweat on the keyboard. Much appreciated!
I admire the way you tackled this hard to understand issue. Very enlightening!
The grace and authority you handle topics with are as mesmerizing as a moonlit dance. I’m thoroughly impressed.
Discovering The Writing felt like finding the perfect match. The intellect and charm are a rare combo.
The consistency and high quality of The content are something I really appreciate. Thank you for The dedication.
I’m in awe of the way you handle topics with both grace and authority.
This was a thoroughly insightful enjoy reading. 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expertise!
You’ve opened my eyes to new perspectives. Thank you for the enlightenment!
The analysis made me think about the topic in a new way. Thanks for the insightful read.
Incredibly helpful post, like a GPS for my lost thoughts.
You’ve articulated your points with such finesse. Truly a pleasure to enjoy reading.
This was a thoroughly insightful enjoy reading. 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expertise!
I’m amazed by the depth and b enjoy readingth of your knowledge.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passion for this subject shines through your words. Inspiring!
Incredibly informative post! I learned a lot and look forward to more.
Your ability to distill complex concepts into enjoy readingable content is admirable.
A masterpiece of writing! You’ve covered all bases with elegance.
You’ve done a fantastic job of breaking down this topic. Thanks for the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