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12月3日,谷歌两位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宣布分别卸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席执行官及总裁职位。
告别信的开头引用了2004年第一封创始人公开信的内容:“谷歌不是一家传统公司,我们也不打算成为一家这样的公司。”自1998年在硅谷诞生至今,谷歌一直走在科技的最前沿。
作为谷歌“科技最前沿”的代表——Google X自诞生以来就颇具神秘色彩。
Google X:谷歌的“神秘事物司”
2005年,拉里·佩奇和斯坦福计算机科学家巴斯蒂安·特伦(Sebastian Thrun)会面,两人同是校友并且对人工智能的前景一拍即合,自此结为好友。
2009年,特伦带他的学生进入谷歌开始了无人车项目研究,也就是现在已经从谷歌独立出来的无人驾驶公司Waymo。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研究无人车技术的互联网企业。
2010年,由于Waymo项目进展迅速,谷歌的两个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打算将这个项目拓展为一个完整的实验室,于是Google X实验室正式成立,也被人们称之为“登月工厂”。“X”代表变量,也代表这里将出现的一切未知事物。
2012年,特伦在Google X实验室的无人车项目完成后,离开谷歌独立创业,实验室负责人的工作就交给了特伦的得意门生阿斯特罗·泰勒(Astro Teller),泰勒成为了Google X的新任掌门人。
泰勒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读的人工智能,博士学位,除了科学家身份他还是企业家和作家,曾创作过两部非科幻小说。而他的祖辈有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还有曾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Gérard Debreu。
Google X实验室并不是第一个创意实验室,与此相同的还有如微软研究院、IBM的研究中心,再如更早的贝尔实验室,以及中国阿里巴巴2017年10月11日成立的达摩院。他们都是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开展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研究的机构,并不以短期盈利为直接目的。
贝尔实验室成立至今诞生了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这里诞生了晶体管、unix系统和c语言(1983年,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为扩展C语言而开发了C++语言)。
虽然Google X实验室致力于研究各种前沿黑科技,但是在当下的快节奏创新时代以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越来越短,导致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没有哪家公司能够承担起所有依赖直觉的赌注,Alphabet也不行。因此,Google X实验室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创意想要立项,都要满足三个原则:
一、必须解决一个宏大的问题;
二、必须提出一个变革性的解决方案;
三、必须采用一种相对可行的技术。
泰勒在一次采访中证实,“以这三个条件作为门槛,这就足以让我们放弃99%的想法。”有些项目虽然可能在当时技术下无法商业化落地,但并不代表这个项目就会被放弃,当有朝一日某个关键基础技术研究实现突破,这个项目就可能冲重新归来。
Google X实验室成立至今,已经走出了不少毕业的明星项目,如已经独立为谷歌子公司的自动驾驶项目Waymo,重新归来面向企业端的谷歌眼镜Glass Enterprise Edition,谷歌无人机项目(Project wing),“Wi-Fi热气球”谷歌气球项目(Project Loon)等等。
Google X实验室为源源不断的孵化各种项目,当实验室场景研究成熟,谷歌便会利用庞大的生态体系使该项目迅速执行落地化,然后进一步推向商业化以带来的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Google X实验室作为整个Alphabet的创新发动机,将是“Other Bets”最大的筹码。
截至目前来看,Google X两个最有前景的项目是Waymo和Google Glass。
Waymo:靠什么成长为估值1200亿美金的巨头?
Waymo作为从Google X实验室毕业的第一个项目,已经独立于谷歌,成为Alphabet旗下的子公司,专注于研究自动驾驶。
2017年11月,Waymo开创了自动驾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先河——宣布在驾驶座上不配置安全驾驶员的情况下在公共道路进行测试,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公共道路上测试的自动驾驶公司。
2019年10月10日,Waymo内部发送了一封邮件,标题名为“完全无人驾驶的Waymo汽车即将上路。”自此,Waymo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自动驾驶公司,没有之一。
自动驾驶在未来的商业价值,自然不必说。但即便是Waymo,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难题。最让人头痛的难题之一,当属于深度学习所需要的高质量数据“Date”。而“Date”难题又细分为四种:获取,标记,注释,存储。
自动驾驶汽车工程师们常说的一句话:自动驾驶汽车每小时产生4Tb的数据。这些数据囊括了关于道路状况、天气、信号灯、周围物体、交通和街道标志的实时信息数据——所有这些信息都必须在车内各部件之间共享,并用于在瞬间做出驾驶决定。
4Tb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假设一部高清电影的大小为2G,这意味着你需要下载2048部这样的电影。按照目前正常的网速5M/秒来看,下载完这些电影需要10天的时间。而这仅仅是1辆自动驾驶测试车,1小时所收集到的数据。
但是对于技术而言,未来并不是遥远的“未来“。
举个例子,2010年3月在深圳举行的中国IT领袖峰会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分别就云计算展开了精彩对话。对于云计算,李彦宏认为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不值得去做;马化腾表示”云计算是一个比较超前的概念,全球没有几家在做,可能你过几百年、一千年后,到阿凡达那种确实有可能,现在还是确实过早了“;只有马云对云计算充满了信心“如果我们不做,将来会死掉。”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阿里云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平台;百度2016年正式进入云计算市场,最新的战略则是“云+AI”战略;而腾讯20周岁时式启动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回到Waymo,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完整的技术研发生态体系。比如,与大多数车企、自动驾驶公司不同,如今Waymo早已不再采购激光雷达领域的顶级大厂Velodyne的产品,而是走了内部自主研发的路线。
早在2017年年初的底特律车展上,Waymo CEO John Krafcik 就宣布,Waymo已经将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了90%以上,单价从7.5万美元降至7500美元。
2019年3月,Waymo开始对外开售其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加入了Velodyne、Luminar和Quanergy等公司行列,成为激光雷达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Waymo的激光雷达目前并不出售给自动驾驶公司,它将在机器人、安全和农业技术领域寻找客户,这可能意味着其传感器被应用于仓库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拖拉机上。
Google Glass :滑铁卢之后如何重新归来?
2019年5月21日,谷歌发布了第二代企业版谷歌眼镜(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 2),这是专为商业用途设计的一款新型谷歌眼镜。
关注黑科技的朋友们一定记得,2012年4月,谷歌发布了第一款Google Glass(谷歌眼镜),这几乎让人们看到了之前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未来设备,一经发布便霸屏了整个朋友圈。
Google Glass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但是在发售过程中虽然几经跳票,时隔两年才发售。
无数的用户对它充满期待,但这款产品却让用户“大跌眼镜”。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当时的AR技术并不成熟,以及当时的网络基础设施无法支持其应用。此外,除了电量续航以及眼镜的重量,在不同场合使用谷歌眼镜会不会间接导致意外事故也成为了人们争议的话题。
在隐私安全方面,在开发过程中,谷歌眼镜还遭遇了关于隐私保护的争议,例如有谷歌眼镜用户偷拍私人谈话。因此,一些特定场所开始禁止使用谷歌眼镜,而媒体一度用“眼镜流氓”(glasshole)一词来形容谷歌眼镜。
最后,1500美元高昂的售价让消费者望而却步。这导致当时几乎没有用户愿意为谷歌眼镜买单,用一句话来形容第一代Google Glass,只能说其出现的太早了,太过超前的设计理念与当时的市场并不能相匹配。
2015年1月19日,谷歌停止了谷歌眼镜的“探索者”项目。虽然谷歌停止了该项目,但现在谷歌眼镜并没有消失。在之后一次采访中,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提到:“作为开发者工具,谷歌的研发人员几乎人手一个,极大的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距离谷歌首次发布Google Glass已经过去了7年,当时普遍认为这是谷歌有史以来最失败的产品,但是如今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智能眼镜的热度越来越高。
2019年2月微软推出了HoloLens全息眼镜;而苹果预计在2020年2季度推出Apple Glasses,在内部称之为“押注”。
相比之下第二代企业版谷歌眼镜基于功能更强大的高通SnapdraonXR1平台运行,谷歌表示这个平台将可提供更长的电池寿命。史密斯光学公司(Smith Optics)则为这款产品提供了外观与普通眼镜相似的镜框,这意味着这款眼镜与微软HoloLens和创业公司MagicLeap的眼镜等竞争产品相比要小一些。
用一句话来形容第一代Google Glass,只能说其出现的太早了,太过超前的设计理念与当时的市场并不能相匹配。经历了失败的磨砺,对产品的理解更加深入,这将成为谷歌在之后的竞争中最独特的优势。
结语
我们处于一个技术极速迭代的年代,而在未来的竞争中,“Google X”作为“Other Bets”最大的筹码,而Waymo和Google Glass又作为其最具潜力的“毕业作品”,未来5年的赌局,你觉得谷歌的赢面有多大?
最后以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在2017年最后一封股东信开头作为结尾:
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
那是智慧的年头,
那是愚昧的年头,
那是信仰的时期,
那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
这是黑暗的季节,
是希望的春天,
是绝望的冬天……
编辑:刘欢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69627.html
评论列表(24条)
The Writing is like a gallery of thoughts, each post a masterpiece worthy of contemplation.
The attention to detail didn’t go unnoticed. I really appreciate the thoroughness of The approach.
The grace and authority with which you handle topics are awe-inspiring. I always come away with new knowledge.
The perspective is like a rare gem, valuable and unique in the vastness of the internet.
This was a great read—thought-provoking and informative. Thank you!
Beautifully written and incredibly informative, The post has captured my attention as if it were a love letter written just for me.
The Writing is a constant source of inspiration and knowledge. Thank you!
Thank you so much for sharing this insightful post! Your depth of understanding on the topic is truly commendable. It’s rare to come across a piece that is both informative and engaging. Your eloquent writing style made it a pleasure to read. I eagerly look forward to your future posts.
This post is packed with insights, each one a gentle nudge to my intellect and curiosity.
Reading The post was like going on a first date with my mind. Excited for the next rendezvous.
Every post of Thes is a learning opportunity for me. Thanks for sharing The expertise.
I find myself lost in The words, much like one would get lost in someone’s eyes. Lead the way, I’m following.
Thank you for the hard work you put into this post. It’s much appreciated!
I’m in awe of the way you handle topics with both grace and authority.
Joy to read and contagious enthusiasm? I thought I was immune, but you proved me wrong.
Shedding light on this subject like you’re the only one with a flashlight. Refreshing to see someone who thinks they have all the answers.
I’m impressed by your ability to convey such nuanced ideas with clarity.
Your passion for this subject shines through your words. Inspiring!
I’m impressed by your ability to convey such nuanced ideas with clarity.
Thank you for consistently producing such high-quality content.
This article was a joy to enjoy reading. Your enthusiasm is contagious!
You’ve done a fantastic job of breaking down this topic. Thanks for the clarity!
What a compelling enjoy reading! Your arguments were well-presented and convincing.
This piece was beautifully written and incredibly informative. Thank you for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