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倘若滴滴上市成功,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与用户安全之间,逐利的资本大概率会倾向利益的一边,对消费者用车安全的维护会有所下降。
本文转载自汽车公社,原作者徐进凯;由亿欧汽车整理转载,供行业内人士参考。
距2018年8月,20岁温州女孩搭乘滴滴顺风车被害过去整整两年的时间,滴滴似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利益追逐战”,这次滴滴不仅试探性的恢复了顺风车业务,还拓展出了“线上跑腿”、“滴滴货运”等一系列的新业务,而这所有的一切的利好消息,似乎都指向了一个目标——滴滴即将上市,更加动人的“资本故事”能够帮助滴滴获得资本市场更高质量的认可。
据《财新》7月21日报道,滴滴正在筹备港股上市,尽管滴滴目前资金状况仍然充沛,账面现金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但投资人方面有退出诉求。紧接着7月22日,滴滴副总裁李敏回应滴滴上市的传闻,“IPO不是滴滴当前最优先的事项”。
而这也并非滴滴第一次否认公司即将变动的传闻,就在此次“滴滴上市”消息暴露前的一个月时间,滴滴将与美团合并的传闻也曾引起轰动,滴滴火速在官微上回应:“有人真敢编,有人真敢信”,并配图“虾扯蛋”以暗示消息过于离谱。
但不管是上市传闻,还是将同美团合并的消息,最终的目标似乎都在指向,滴滴正在谋求更高估值,以解决外界对其价值的悲观情绪。
吹响上市的前奏?
不管承认与否,滴滴即将迎来一场“大变革”,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一方面滴滴开始试水新行业,丰富自身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出行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资本的巨大压力,也在逼迫着滴滴前行。
在年初疫情突发的背景下,滴滴迅速切入,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放大自身的价值。
今年3月16日,滴滴宣布在郑州、上海、深圳、重庆等21个城市上线跑腿服务,首批滴滴跑腿员由滴滴代驾司机担任。随后在4月又上线了同城寄取件业务。6月,滴滴在成都和杭州两个城市上线了滴滴货运业务试水,紧接着8月滴滴货运宣布第二批开城城市名单,并表示下一步将扩张至30个城市。
除了展开“跑腿”、“运货”业务之外,今年6月滴滴还在成都上线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试水社区团购。8月,滴滴在杭州等城市上线了新车租售服务,部分车型可以先租后买。
不仅如此,据天眼查统计显示,今年5月北京桔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北京小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境内游、入境旅游业务等业务;7月底,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增大量商标信息,包括“滴滴小巴”、“滴滴二手车”、“滴滴贷”、“小桔金服”等。滴滴正在努力向二手车、金融甚至旅游行业渗透。
作为出行领域的“独角兽”,滴滴为何如此急迫的对外扩张呢?
一方面在美团、高德以及各大车企纷纷入住“共享出行”领域的背景下,滴滴这个“独角兽”面临着群雄环伺的局面,据Talk Aata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滴滴在过去十二个月内乘客和司机端 APP 使用量分别下降5%和23%,而今年在疫情的冲击之下,滴滴的营收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另一方面,滴滴也面临着不小的资金压力。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滴滴累计亏损约500亿。而据一名滴滴早期的投资者透露,“滴滴在私募市场的价格到头了。2017年4月的融资估值已超过500亿美元,年底实际是平轮融资,投后估值到达560亿美元。”在他看来“滴滴想二级市场市值到700亿-800亿美元不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滴滴这个拥有各大资本投入的独角兽,估值已经见顶。
如果说资本的压力是助推滴滴积极拓展新业务的根本,那柳青公布滴滴网约车业务盈利便吹响了滴滴上市的前奏。
今年5月,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滴滴核心的网约车业务已经小幅盈利,但滴滴仍在不断投资新业务,比如向全球其它地区扩张。虽说柳青未公布具体盈利数额,但其释放利好消息的举动,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为滴滴上市打气的可能。
莫忘乘客生命之重
除了透露盈利消息拓展新业务讲好资本故事之外,滴滴还于今年6月,重启了停摆近两年时间的顺风车业务。
今年6月19日,滴滴发布了《300城试行,和你一起顺风出发》的公开信。在信中提到,截至目前,滴滴顺风车已陆续在全国300个城市重新上线试运营。更重要的是,滴滴顺风车还将在6月23日起逐步恢复跨城服务。
从2016年5月,深圳24岁的女教师在搭乘滴滴顺风车的过程中失联被害,到2018年5月21岁空姐被顺风车司机刘振华杀害,再到2018年8月,20岁温州女孩遭遇不幸,滴滴顺风车已经“夺去了”3名女子的生命。这样频频“东窗事发”的状态,让顺风车业务饱受争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此前滴滴内部流量最大的业务板块,滴滴顺风车业务拥有超强的变现能力,据此前《AI财经社》报道显示,2017年去年一年顺风车为滴滴带来了8亿元的利润,几乎是当时滴滴唯一盈利的业务。
重启顺风车业务,滴滴一方面可以重塑自身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面临着顺风车“再度暴雷”的可能。
在2018年顺风车业务被勒令整改之后,滴滴便开始紧抓“用车安全”,先后推出、升级40余个安全功能和策略,覆盖行程前、行程中、行程后全过程,包括“加密行程录音、录像” “黑名单”等功能。在这样强有力的监管之下,滴滴用车的安全性似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8月27日,滴滴公布了2020年2季度《醉酒乘客安全透明度报告》,这是滴滴发布的第6期安全透明度报告。2020年2季度,滴滴网约车共收到与乘客醉酒相关的投诉10130件,相当于客服每12分钟受理1起,其中,乘客醉酒引发的肢体冲突投诉364件,同比下滑了66.4%,并且“司机投诉乘客”与“乘客投诉司机”的发生率都呈明显减少。
但需要注意的是,滴滴采取的录音、录像手段主要局限于网约车领域,在刚刚重启的顺风车上实现相对困难,毕竟顺风车大都是私家车主,如此说来有关顺风车业务的监管仍然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一方面是顺风车业务有着巨大的盈利空间,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但就目前还未上市的滴滴而言是相对可控的,即在试探性恢复顺风车业务期间,如果出现问题,滴滴必须放弃短期利益,保证用户的安全。
而倘若滴滴上市成功,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与用户安全之间,逐利的资本大概率会倾向利益的一边,对消费者用车安全的维护会有所下降。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倘若业务迅速恢复,顺风车或将成为滴滴当下盈利最多的业务板块,倘若现实如此,由众多资本加持的滴滴会作出何种选择,你我早已心知肚明。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76642.html
评论列表(2条)
I don’t think the title of your article matches the content lol. Just kidding, mainly because I had some doubts after reading the article.
BWER is Iraq’s premier provider of industrial weighbridges, offering robust solutions to enhance efficiency, reduce downtime, and meet the evolving demands of modern industries.